劳动、知识资本的恩怨情仇


                                一

    劳动,知识,资本是现代社会构成并维持运转的三大要素。

    三者之间的关系随历史的延伸而盘根错节,相克相生,演绎了一场人类社会独有的恩怨情仇。

    在原始社会,没有知识分子和资本家只有劳动者;在奴隶社会,有奴隶劳动者和资本家没有或者少有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生产力落后因重农抑商,大部分人归于劳动者,少数人通过充当知识分子的途径得以避开繁重的体力劳动,善于贸易的小商人多而资本家几乎没有;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控制了一切包括劳动者和知识分子;社会主义社会因正处于探索育化阶段,尚未定型定性,故劳动者,知识分子和资本家之间的克生关系最为激烈复杂。

    劳动知识资本三者的命运是随着走什么道路,贯彻什么精神而升降沉浮的。以我国为例: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最初阶段,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时运达到了历史的颠峰,工人农民的地位要高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被当作寄生剥削阶级时刻被打倒批判,资本家是毒草,要彻底割掉斩草除根,惟有劳动最光荣。

    当罢黜知识和资本,独尊无产阶级导致信奉以贫为乐的时候,必然导致三者之间的制衡局面被打破,社会走向了偏枯。政治盛而经济衰,国家经济必然活力不足,陷入困境。须知劳动需要资本的疏通运化,劳动也需要知识的津液润泽,三者偏废了两者自然难以升腾。

    后来为知识分子平了反,开始重视教育,知识分子的地位日渐丰隆,只要有学历身份就是干部,就可以当官;经济改革后又开始重视经济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于是资本家的地位迅速窜升达到了历史的颠峰,完全控制了劳动者和一部分知识分子,野心一度膨胀并开始影响左右政治;知识分子借助重视教育的东风也开始妄自尊大,指点一切,蔑视污蔑劳动者,但依附资本家却心有不甘,心态近乎分裂,最终发泄到对政治的不满,到处煽风点火颠倒黑白。这个时期是劳动者地位低落到了历史的谷底,不但低于封建社会也低于资本主义社会。

    在劳动被压制的时候,知识失去了根基和托付而陷于迷茫无力和泡沫化,资本在失去了劳动对它的制衡后导致野蛮化和疯狂的掠夺。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势必导致经济发展明进而暗退,内耗严重,对和谐对稳定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二

   劳动,知识和资本三者之间比较,谁的优势最强?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吃饭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劳动力也最值钱,人有副好身骨有一身力气就是好汉,否则难以从事与自然打交道的耕种和建筑以及铁器制造,一般的知识分子则是寄生阶层,无论艺术造诣多高,均靠卖唱卖艺卖字卖画糊口,地位低下;资本家因受生产力落后的限制没有存在的土壤,在农业一统天下的时候,资本家能投资作什么呢?

   在生产力发达的时候,社会财富的积累足够让人们在满足吃穿等必须消费之后开始产生对知识娱乐的追求,这个时候知识分子开始走运了,歌星影星,作家诗人,教授专家等是红透半边天的黄金年代;因为生产力发达,机器的发明让资本家占据了对劳动力的控制高地,只需要少数人力就可以满足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这个时候劳动被孤立了,资本和和知识有了联姻的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劳动者的数量逐渐缩小,当缩小到不足以维持知识分子消费的时候,不足以维持资本家开工点火的时候,当一件很不起眼的家务活也需要自己亲手干的时候,劳动者的价值又开始迅速提升。

 

 

                                      三

  历史的发展最终一锤定音:劳动与知识资本博弈最终以劳动残败而告终。

  劳动是怎么输给知识和资本的呢?

  首先劳动的几个死穴决定了它的悲剧,因为劳动的瞬时性决定了它没有知识产权,不可复制,不可传播,不可储存,不能增殖,不能转移赠送;而知识却可以凭借知识产权吃一辈子,一次性投入终身享受,难道你没见过多少作家靠吃版费,多少歌星靠几首走红歌曲而过着富裕的生活吗?同样静态的资本靠强大的凝聚劳动力的魔力而吸收动态劳动的剩余价值,靠资本的一次性投入而拥有股份分享红利。惟有可怜的劳动不得不一次次的重复着,劳动无法入股也无法保存成为版权,今天的劳动代替不了明天的劳动,这就是劳动输给知识资本的死穴所在。

   从人类自身的特性来说,人类征服世界靠的是智慧,体力并不是强项,与大多数动物相比较,人类没有发达的肌肉和强健的身躯,人类唯一胜过动物的地方在于智慧。但这并不能说智慧就比劳动尊贵,相反正因为人类四肢的不发达和力量的薄弱,才说明了体力劳动对人类来说是多么的可贵,智慧是人的一项本能甚至是一种享受,而体力劳动却是痛苦的;依据人类总有一种趋向脑力劳动而规避体力劳动的现象,说明劳动应该是一种稀缺性的商品,其价值应该高于脑力劳动才对;如果说劳动是下贱的,那么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你能单纯的靠知识和资本堆砌起来吗?劳动还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名词,劳动解放了人类,劳动进化了人的双手和智慧,劳动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等等,所以说劳动是知识和资本的母亲一点也不过分。

   但在道德沦丧的年代,知识分子拼命污蔑劳动,把劳动批的一塌糊涂分文不值,特别是在一个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家里,劳动的价值迅速贬值便不足为奇了;当历史走到资本走红的时候,全国上下到处是招商引资,资本家倍受尊崇,劳动的命运更加悲惨了。是啊,谁见过劳动受到过如此待遇了呢,即使在一个地区和国家非常缺乏劳动力也不会象招商引资那样对待劳动,相反却用一种劳务输出的名义把劳动廉价的发出去。

   虽然人人惧怕劳动,却不尊重劳动,这似乎令人费解,但却恰好证明了人性的卑鄙。用劳动教育犯错误的人,用劳动惩罚一些人,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证明权力的傲慢和尊贵,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控制劳动者并廉价的享受他们的果实 。有人可能会说知识可以推动生产力,比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等都是精英,没有他们的智慧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其实这句话是一种障眼法,我们知道,对于聪明的人来说从事科研,艺术和管理只不过是暗合了人类的本能而已,这种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人的智商再高也不是神仙,总的要食人间烟火吧?要吃饭就要劳动。不信你叫爱因斯坦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愿意吗?他能干的了吗?肯定是一种痛苦。还有,既然都认为知识创造那么艰难,知识比劳动复杂,为什么人们不但争着去干简单的劳动反而都愿意去接受复杂的教育呢?这不符和逻辑。我们只能说,劳动肯定比知识学习更加痛苦!

   知识和劳动只是一种分工而已,脑力好用的人就干脑力劳动,体力健壮的人则从事体力劳动,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如果有意见可以交换吗,结果可想而知,知识分子参加劳动一定累的半死不活,体力劳动者从事脑力劳动者却未必一定不如脑力劳动者。所以我说,知识分子不要赚了便宜卖乖。对于资本也一样,谁都愿意当资本家不愿意当具体劳动者,从这个人心所向就轻松的判断出当劳动者一定比当老板累。

   综合论之,劳动无疑是最冤枉的,劳动被知识和资本欺负的日子还会长期存在下去,那么什么时候劳动才可以翻身呢?笔者推断只有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在社会重新倒退到刀耕火种人力劳作的时候,劳动的价值才可重新放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