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海宝的四海意识和吉祥寓意的世界眼光
李华新
大大的眼睛,翻翘的头发,高高竖起的大拇指……18日晚8时10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在上海大舞台正式向全球发布。
“海宝”是在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26655件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它的诞生凝结了集体智慧。记者从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了解到,我省共有1000多件作品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征集,在应征数量上居全国第5位。(《齐鲁晚报》071219)
“海宝”取意“四海之宝”,而非“上海宝贝”。“海宝”造型活泼热情,展示了中国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并热情地向全世界发出邀请。这样的一种意识是属于具有全球视野的,而且这样的一种观念,已经不仅仅是对中国上海的自我欣赏,而成为对世界邀请的热情,这样的一种热情,应该是我们在拥有了对于这个世界不断提升的形象和发言的形象之后,一个新的气派和气魄。
据媒体披露大消息,2007年1月17日,上海世博局正式向全球发出邀请,参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截至5月31日,共有来自五大洲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655件作品应征,平均每小时收到8件应征作品。在截止日期后,仍有数百份应征作品陆续送达。其中,内地作品26203件,台港澳地区作品21件,国外作品431件。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参加了吉祥物的征集,山东有1000多件作品应征,居全国各省份的第5位。
无疑世博会的举办对于中国在科技进步的意义,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国际经济领域地位的提升,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世博会的举办,它的作用一点也不亚于奥运会的举办。而且世博会的影响力,也可以跨越时代本身并为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的纪年。
因为一个曾经有过世博会被认可的产品,在既往年代曾经为某项发明或是产品留下持久的影响。同样,世博会的举办将会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地位,而且这种影响本身,也会使得中国的城市形象成为具有永恒作用的巩固作用,从而会进一步使得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展示产品的同时也会使得中国上海的影响力大大提高。
不叫上海宝贝,不是一种特别的矫情,也不是不愿意让上海拥有难忘的记忆,而至只是说,
世博会是经国际展览局注册或认可,由某一主权国家政府主办,以主权国家政府、政府间国际组织为参展主体的国际性大型展示活动。
它所代表的是一国的形象,是以国家的名义举办的大型展示活动,前来参展的是一国最高水平的产品,而在中国上海则是聚集和浓缩了世界的精彩。因此它的海宝是国际性的,而非是上海的地域特色。
由此开始,吉祥物的想象和寓意将会始终伴随世博会的步伐,在一个容纳四海才可以使自己拥有世界的今天,海宝将会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欢迎四海之内的朋友,并且将会期待世界各国在上海的展示是可以影响整整一个新世纪的精彩。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