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难得糊涂”
时下,在不少堂皇的客厅墙壁上,明净的办公室案头,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字幅“难得糊涂”占据着显眼的位置。细思之,“难得糊涂”究竟如何解释才算贴切?是糊涂本领难求,还是大事糊涂不得,小事尽管糊涂──现在的推崇者可能大多取意前者。
就郑板桥自己而言,若认为他精明,以其旷世之才,一生不过官至知县而已,是个仕途上的潦倒者;若认为他糊涂到不懂明哲保身,他却在阿谀逢迎、贪污贿赂成风的官场中既不陷身污泥,更不为之推波助澜,听讼、断案,为民伸冤毫不含糊,直到因帮助农民胜讼及秉公办理赈济而得罪豪绅被弹劾罢官。犹如他擅长绘画的兰竹一样,郑板桥追求高洁,追求正直。
当今众多推崇“难得糊涂”并以其为信条者中,大概不乏深明郑板桥真意的明白人,也不乏不知其旨的糊涂蛋。但不论哪种情形,某些手中握有权力的官员面对“难得糊涂”的字幅真的糊涂或故作糊涂是不能糊涂待之的。
他们有的遇到难以解决的工作问题时便糊涂,遇到关系个人利益的事情时却耳聪目明,惟恐稍有损失;有的以工作出现失误,需要有人负责时便糊涂,遇到自己或亲朋故友犯了过失当受批评,该受处理时却耳聪目明,惟恐稍有闪失;有的遇到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时便糊涂,遇到请客贿赂有利可图时却耳聪目明,惟恐稍有遗漏┅┅这些人对“难得糊涂”的理解也可算是用心良苦,只不过是为国为民时惟恐糊涂不到家,谋取私利时惟恐稍有糊涂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盗用国家、集体名义干不法勾当者有之;借经济建设中饱私囊者有之;借联系业务,学习考察名义挥霍公款游玩者有之;以达标、升级名义盘剥企业、农民者有之;冒服务名义行诈骗、坑害之实者有之┅┅凡此种种,无一不与某些当权者对不正之风甚至违法犯罪“糊涂”待之,而为谋取私利,满足私欲却从不“糊涂”机关算尽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欣赏“难得糊涂”的字幅时,不妨及时提倡郑板桥正直为官,造福百姓方面“难得糊涂”的精神。须知,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凡关系国家前途,人民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件也不能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