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于12月17日正式开通,网址为yfj.mos.gov.cn。打开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可以看到网站在醒目位置设置了“网友互动”、网络调查和“献计献策”等互动栏目,网友可直接留言,为预防腐败工作建言献策。(2007年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是2007年全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反腐历史上写下富有深远意义的一笔。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预防腐败的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党适时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任务,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经常化的建设性工作深入持久地不断推进,预防腐败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国家成立专门的国家预防腐败机构,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正是体现了对党员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关心爱护,体现了从源头入手,克服机制障碍,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初衷,体现了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中提出的“三个更加”(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就是着眼于抓源头性工作治本,就是着眼于预防在先,就是着眼于制度改革创新。随着预防腐败各项工作的推进,“三个更加”的要求也将落实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力反腐的实际行动。
国家预防腐败局主要职能是进行宣传、教育,进行制度的建设、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及在反腐败上抓一些源头性的工作。而制度、机制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当然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更好地搜集网民意见和建议,从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挂牌成立,该局就开始筹建官方网站,并且专门设置了“网友互动”、“网络调查”、“献计献策”等互动栏目,极大地方便了网民诉求和意见的表达,可以说是为网民搭建了一条便捷的网上“反腐直通车”。
应该说,中央对反腐败工作是一直是高度重视的,其力度也是有口皆碑的。特别是近些年来,一大批地位显赫的高官纷纷落马,营造了良好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令百姓拍手、长国人志气的政治氛围。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纪委、监察部14日召开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贺国强同志指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既需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包括广大理论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2007年12月15日人民网—《人民日报》)为研究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18日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2007年12月19日人民网—《人民日报》)国家预防腐败局官方网站的开通,对于进一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必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是我们开展好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尊重的理解和支持,是反腐败能够取得彻底和最终胜利的关键之所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专门阐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定位为“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明确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十七大报告引起舆论强烈关注,评论普遍认为,十七大报告显示中央将更加注重制度反腐和反腐体系的完善;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显示中国正着力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专业化水平。2007,中国正在完成“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重要转向,也说明党的反腐败理论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倾斜,从注意腐败之“流”转向腐败之“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制度反腐”为特征的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源头活水在广大群众中间。而有了国家预防腐败局官方网站以及其他一些“网上信访”、“网上举报”等畅通民意网站的全面开通,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必将踏上“快车道”,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新闻链接:
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开通 网友可直接留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是2007年全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反腐历史上写下富有深远意义的一笔。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预防腐败的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党适时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任务,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经常化的建设性工作深入持久地不断推进,预防腐败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国家成立专门的国家预防腐败机构,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正是体现了对党员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关心爱护,体现了从源头入手,克服机制障碍,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初衷,体现了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中提出的“三个更加”(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就是着眼于抓源头性工作治本,就是着眼于预防在先,就是着眼于制度改革创新。随着预防腐败各项工作的推进,“三个更加”的要求也将落实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力反腐的实际行动。
国家预防腐败局主要职能是进行宣传、教育,进行制度的建设、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及在反腐败上抓一些源头性的工作。而制度、机制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当然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更好地搜集网民意见和建议,从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挂牌成立,该局就开始筹建官方网站,并且专门设置了“网友互动”、“网络调查”、“献计献策”等互动栏目,极大地方便了网民诉求和意见的表达,可以说是为网民搭建了一条便捷的网上“反腐直通车”。
应该说,中央对反腐败工作是一直是高度重视的,其力度也是有口皆碑的。特别是近些年来,一大批地位显赫的高官纷纷落马,营造了良好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令百姓拍手、长国人志气的政治氛围。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纪委、监察部14日召开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会,听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贺国强同志指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既需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更需要充分发挥包括广大理论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2007年12月15日人民网—《人民日报》)为研究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18日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2007年12月19日人民网—《人民日报》)国家预防腐败局官方网站的开通,对于进一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必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是我们开展好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尊重的理解和支持,是反腐败能够取得彻底和最终胜利的关键之所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专门阐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定位为“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明确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十七大报告引起舆论强烈关注,评论普遍认为,十七大报告显示中央将更加注重制度反腐和反腐体系的完善;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显示中国正着力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专业化水平。2007,中国正在完成“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重要转向,也说明党的反腐败理论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倾斜,从注意腐败之“流”转向腐败之“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制度反腐”为特征的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源头活水在广大群众中间。而有了国家预防腐败局官方网站以及其他一些“网上信访”、“网上举报”等畅通民意网站的全面开通,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必将踏上“快车道”,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新闻链接:
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开通 网友可直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