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本届年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无论是会议流程安排,还是参会人员都显示出组织方的良苦用心。但是,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纵是美玉也有瑕疵之处。本届年会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看出来组织方对细节把握还不够好。
一是“高峰论坛”内容把关欠缺。高峰论坛只有专家、学者和具有思想高度,能否指引行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家才能登上,谈论的内容也应该主要围绕产业发展,站在产业高度进行阐述,展示的更是专家、学者、企业家的魅力,“思想水平”应该成为高峰论坛的主要内容。但是,个别知名企业老板却把高峰论坛讲话,当作宣传企业的广告平台,讲话内容完全是在鼓吹自己企业有多好,不是站在行业发展角度,充满了“小农主义思想”,反而跌了身价。这一方面说明组织人员对企业负责人发言的内容没有审阅把关,或者把关不严。只有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起码是某一个领域的突出代表,才可以而且应该鼓励拿出来分享。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还停留在“老板”、“暴发户”的思想状态。
二是“编委会议”时间安排不妥。如果说行业协会是规范行业发展的组织,那么行业媒体起着具有引导、完善、规范的职责,是舆论导向的旗帜,是揭露行业问题现状的平台,是规范竞争、倡导合作的指引棒。本次年会内容之一要召开“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编委会议”,但是从时间安排上感觉到把媒体摆放的位置还不够高。虽然罗主任、霍主任等都参加了,并且有数十位编委、通讯员等代表,但是这是在年会闭幕当天的下午才召开,许多企业的人员已经离开。
三是行业媒体需要引导规范。行业准入门槛低,虽然品牌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众多的傍名牌、傍名校企业层出不穷。同样,也有许多不规范的DM报刊、杂志等相继出现,他们为谋取利益傍名牌、傍名校企业替歌功颂德,扰乱了市场秩序。就目前而言,依靠打压很难解决现在的媒体和展会混乱状态。协会是太阳能行业的协会,同样也需要对行业媒体进行引导和规范。在没有从根本上取缔DM媒体的情况下,如何规范他们的行为,是否有必要由协会出面组织它们召开行业媒体会议等等问题值得思考。
四是旅游活动安排实属多余。年会基本上在年底召开,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较为寒冷。并且参会人员大部分都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年底事务繁忙,安排外出参观和旅游活动内容大多不合时宜,建议取消。
<未经允许,拒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