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致富泡沫的破灭给我们的教训


121日,《沈阳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宣布“辽宁省××集团”等九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进入破产清债的法律程序,该公司法人代表向广大××养殖户谢罪。至此,坊间一直流传的有关该公司的各种负面说法终于被官方所证实,以那句著名的广告语“谁用谁知道”所标榜的“××神”的神话,至此宣告彻底破灭。

××神公司从1999年成立,在8年的时间里,靠一个养殖致富的神话和大手笔的广告投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其总经理成了著名的企业家招摇过市。前一段就听说该公司的资金链出问题了,转不起来了,养殖户的收益付不起了,养殖户的巨额保证金也还不上了,一个巨大的发财泡沫终于吹爆了。作为××神起家所在地沈阳市的公民,对这一事件的结果我的确感到非常悲哀,尽管我从来不信这个××致富的神话,早在七、八年前该公司刚刚发迹,开始所谓的“黄金创业”阶段时,我就提醒一些对“养××能发财”深信不疑的熟人,要警惕上当受骗,因为这些年来,类似的骗局太多了。×力神编织的神话也并不高明,但由于它打着高科技、办实业、赞助慈善和公益事业等旗号,借助明星效应,实施大手笔的广告营销战略,使得××神的神话越吹越神。××神仿佛在印证那句名言:“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一样,竟然将这场骗局维持了八年。

但谎言终究是谎言,纸毕竟是包不住火的,养××高回报的骗局,靠的是后续更多的上当者加入进来,资金链才能维系,而且加入的人越多,亏空就越大,因此资金链的断裂是必然的,无非是早一天晚一天的区别。据说,有关方面早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对该公司的总经理实行了“不得出国”等方面的严格控制,只是由于亏空的金额实在巨大,牵涉的范围过广,上当的人太多,处理的难度过大,而拖了下来,直到×力神公司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自行引爆,彻底曝光。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此类的事情的确发生的太多了,这种学费的代价实在过于昂贵了。我们印象很深的此类骗局最早的要算是十几年前的长城公司沈太福的非法集资案了,以后在养殖领域大大小小的行骗案件不胜枚举,前不久败露的“万里大造林”的骗局等等,都是利用人们风险意识淡漠、急于发财暴富的心理,导致大批善良的人们血本无归。但此次××神案影响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前面提到的那些案件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集团是东北显赫一时的明星企业,其广告铺天盖地,你不停也得听,不看也得看,真是如雷贯耳、欲罢不能。其当家人更是出尽风头,又是出演电视剧,又是上央视春节晚会,几乎各类显眼的场合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这样的企业,这样的著名人物,老百姓怎能不信呢?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善良百姓进入了××神的圈套,最终成了套牢一族,无奈地接受泡沫破灭、企业破产、血本无归的残酷事实。

通过××神的事件,我想我们至少应该牢牢汲取这样三条教训:

一、善良的人们想投资实现财富增值的愿望,要通过正常的途径,那种空洞承诺客观收益率的神话,百分之百是假的,即便能够获得暂时的利益,也是如同火中取栗,风险必将很快降临。如果寄希望于自己见好就收、自己不会接最后一棒的侥幸心理,其危害更是巨大。远离风险,远离神话,远离过于诱人的“馅饼”,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二、媒体必须高举社会良知的旗帜,不能明知是骗局,能实现收入就不管青红皂白地为虎作伥。那些上当受骗的老百姓多年来对我们的媒体广告,还是比较缺乏鉴别能力的,以为电视都播了,报纸都登了,就一定假不了。这种状况也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老百姓的这种识别能力不大可能有根本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把关责任不可偏废,这也是中国国情啊。××神的骗局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媒体不负责任的推波助澜,是难逃其咎的,至少要负道义上的责任。

三、我们的政府是市场经济环境及正常经济秩序的当然监管维护者和守护神,在××神案件中,尽管众多养殖户要为自己的缺乏理性投资意识和真假鉴别能力承担责任,面对巨额亏空的事实。但政府在这中间就没有责任吗?当然有责任,明睁眼露的事实谁都看得清,大凡有些投资和企业经营意识的人,都知晓“没有天上掉馅饼”的道理,××神的营运模式也不是天衣无缝的,类似的案件早几年在我们身边已经出了好几起了,难道我们的官员起码的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也没有吗。当然不是,我想可能的原因就是,官僚主义、短期行为等等这些官场的弊端,使我们丧失了遏制××神公司造成更大社会危害的宝贵时机。这些惨痛的教训,的确值得我们的父母官们好好地反思和汲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