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14.5%,这是央行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提出从紧金融政策以后第一次增加银行准备金率。由于CPI继续高企,估计11月将达到6.8%,因此本月再次加息0.5%已经成为可能。
央行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的目的还是预防性的政策手段,央行很担心现在的局部通胀发展为全局的通胀,同时还担心2008年年初信贷投放的突增,因此在2007年年末向市场发出从紧货币政策的信号。这也是央行为了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8年实行从紧货币政策。
现在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需求拉动型通胀,是成本推动型的非典型性的通胀。尽管央行今年已经连续10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但是该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加速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出现的房价松动下调,会加速房价的下跌。笔者获得最新消息,广州珠江新城,房价已经从最高的2万/平米,降低到昨天的1.5万/平米。而随着再次加息,房地产贷款将更加让购房着感觉压力增加。
在房价高涨的时候,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捂盘惜售,想趁机多赚一笔,其实,不少开发商还有另一条敛财捷径,就是低价大规模囤积土地,待价而沽,人为哄抬地价,地少了,商品房也就少了,房价自然持续疯涨。
“房地产开发商的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了”,谈到央行宣布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某置业公司负责人昨天(8日)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房地产商将更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近期有很多新盘,但大多有价无市,开发商的资金链普遍比较紧张。已经有很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得不到土地以及资金而被迫退市。同时,由于国家近期一直在实行从紧的政策,收紧资金流动性,因此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开发商来说早有准备。
在北京,销售报价有所松动,打折优惠逐渐增多,京城楼市近期表现出了些许降温的迹象。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年底销售淡季的来临,京城楼市有望进一步降温。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统计,11月京城楼市销量再度下滑。全市期房住宅日签约套数环比减少42套。同月,北京多个高档项目的成交量停滞在每周2~4套。多个中介机构的监测也显示,虽然二手房源挂牌量和挂牌价格出现双双增长,但整个二手房市场弥漫着“有价无市”的氛围。
面对有所降温的楼市,京城开发商们开始以赠送物业费、打折优惠等直接或变相降价的方式力促销售。直接打折的如珠江帝景推出的诚意认购最高5万优惠,绿城百合公寓8、9、10号楼排号可享受开盘9.9折优惠,西棕榈滩后续产品贵宾卡9.8折优惠,红螺湖独栋别墅促销一次性付款9.8折、按揭9.9折,泛海国际一次性付款9.7折、小户型按揭4成以上9.9折,丹青府一次性付款9.7折优惠等。间接手段包括送物业费、送大礼包等,如富力又一城打出置业大礼包、神秘折上折、贴息大行动的旗号等等。
据悉,位于海淀区的丹青府、燕西台,位于东二环的冠城·名敦道,还有北京inn等项目实际销售价格与之前的各类报价相比,都出现了100元/平方米~200元/平方米不等的下调。
不少开发商均承认销售进入淡季,新项目抢售现象不再,购房者观望情绪也在慢慢加浓。业内人士则认为,开发商开始暗降价格促进销售显示了楼盘销售压力正在逐渐加大。楼市买卖双方或将再次进入关键的博弈阶段。
今年8月开始,调控“组合拳”再度频频发力,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国务院意见,到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再到修改了不少内容外商投资限制类产业目录,有关部门的调控楼市决心和思路清晰可见。
对于房地产金融市场而言,影响最大的政策莫过于央行收紧房贷的信贷管理通知,新政要求,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此外,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对项目资本金比例达不到35%或未取得相关证件的项目不得发放贷款,对囤地、囤房的企业不得发放贷款;严格规范土地储备贷款管理,不得向房企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金的贷款。
“这个政策确实对楼市走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会持续影响2008年楼市。一些有二套以上房屋的购房人的资金门槛确实抬高了,即便是刚性需求,也在观望中。”上海一位中介公司高层表示。
据调查,10月以来,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扬态势已显松动迹象,成交量更是急速“晴转阴”。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深圳10月新房均价回落至14797元/平方米,较9月下跌约一成。与此同时,二手房交易量锐减,价格暴跌。据深圳市房管局数据,深圳二手房交易量10月下降36.78%,9月的二手房成交价格比8月下降47.09%。广州一边,10月份住宅成交面积为55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8%。北京,11月份一手房成交量日均364套,环比下降近10%,进一步延续10月7%的跌幅。而上海二手房中介人士则介绍,11月上海二手房销售量下滑三成……
业内人士分析,央行五次加息、第二套房首付提高、物业税试点等一系列政策是导致此轮楼市阴天的影响因素,但各地楼市境况不同,一些地区可能在观望结束和刚性需求的刺激下,于明年初再现楼市“艳阳天”。对此,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结论则是,明年楼市基本面将与今年相仿,现有调控政策的落地执行仍是主基调,但因为周期性影响,楼市调控效果真正显现还有待时日。
深圳市10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只有9月份的一半左右,房价涨速也比9月份下降了10.35%,有人说,曾经位居全国房价冠军的深圳,现在也率先感受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冬天。
有一句话在楼市上十分流行,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从2000年以来,连续5年的上涨,让房地产市场似乎成了一个只涨不跌的神话,而在这个神话当中,深圳更是一马当先,成了全国瞩目的房价冠军,有的楼盘甚至4个月时间就能涨一倍,那么,当二手房市场现在开始降价的时候,深圳的新楼盘又怎么样了?
在深圳,一些楼盘开始直接降价销售,而另一些楼盘则在不降价的情况下,通过各种优惠促进销售,如送装修,送家电等来吸引人买房。
一个现象耐人寻味,那就是不少的开发商宁愿提供各种优惠,而不愿意直接降低房价,那么这又是为什么?
一些地产开发商之所以不愿降低房价,就是因为一旦房价下跌,将给买房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开发商宁愿采取各种赠送的手段,也不愿直接降价销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担心买房人失去了对楼市看好的预期,因为市民一旦认为楼价将要下跌,他们将很难再去买房。
现在深圳一些新楼盘即使没有直接降价,也开始送装修、送面积,实际上还是明升暗降。深圳楼市遭遇的这场寒流,其实来的并不突然,早在今年8月份就已经出现了征兆,而第一个预感到楼市快要降温的,就是深圳的那些地产中介公司。
在深圳最大的地产中介公司——中原地产,有这样一个表格,这些表格记录着中原地产在深圳福田区每个月二手房的交易量: 6月的成交业绩是2440多万,10月份,掉到了504万9千多。这个降幅是非常的惊人。
4个月里,成交量消失了80%,那么,这是不是一家中介公司的个例?记者又找到了另外一个地产中介公司,他们大概下滑七成。在深圳,不仅二手楼盘成交量萎缩,就连刚推上市场的一手房也成交低糜。
那么,深圳楼市的成交量到底萎缩到什么程度了?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的王锋说,今年10月,新房的交易量只有今年1月的20%,而二手房也只能达到7月份的20%。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被很多人认为强劲的市场需求,为什么突然在短短4个月里消失了80%?这80%的买房人又去了哪里?
各方观点认为,深圳各家银行紧控贷款,不仅导致了深圳楼市成交量的大幅萎缩,同时,成交量的大幅萎缩也暴露了深圳楼市已经成了炒房人的天下,据统计深圳上半年的成交量,投资客(即炒房人)和用家的份额占有比较,投资客是占有成交量的70%。
还可以发现,深圳楼市的成交量萎缩,不仅暴露了炒房人的数量庞大,同时它也暴露了深圳楼价已经虚高到了大部分市民买不起的程度。
“这个本身的房价增长过快,增长到一定程度确实是使得相当部分老百姓是买不起房。”
那么,相当部分的老百姓到底占深圳市民多大的比例?失去了银行充足的贷款,深圳的炒房人被迫停止交易,而虚高的房价,又让那些需要房子的市民买不起,对深圳楼市成交量的萎缩,王锋说:“城市化还在不断的加速,人口在不断的增加,你总得有房子要交易,二手市场也应该活跃,但是我们现在一手、二手都跌了,就是说这个市场肯定是不正常的。”
楼价下跌,成交量萎缩,让不少购房者对深圳楼市开始驻足观望。而在房地产市场的另一头,开发商急着要把自己的楼盘卖出去,炒房人急着要把烫手的山芋甩出去。短短几个月之间,深圳楼市出现了180度的转变,这场变局让房地产中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深圳楼市成交量的萎缩,也让地产中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现在很多中介行业,一般小的中介行业都已经关门了,由于没有成交量,地产中介人员的收入也大幅缩水。
虽然深圳楼市成交量萎缩,价格开始下跌,但也有人认为这次价格的下跌,是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下的正常反应,是为了挤去前段时间疯狂上涨的泡沫。
深圳楼价虽然开始下跌,但是有人认为,楼价并不会像股市一样大幅下跌。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结论,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将会持续向好,而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持续上升,一方面,人们的购买力将会持续增强;一方面,买房自住的人很少会因为经济紧张而大量抛售;一方面,毕竟地产类的贷款仍然是各家银行的优质资产,在资金紧张得到缓解的情况下,银行有可能再次放松贷款限制。
而对那些买不起房的人,深圳市正在加大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比例,扭转以前把绝大部分市民赶上商品房独木桥的现象。
除银行系列的房地产业贷款外,目前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对证券市场房地产融资的监管。根据不完全统计,房地产上市公司纷纷在今年大举融资大旗,截至9月17日,仅增发一项就筹得资金266.33亿元,排名仅次于金融业;年内已经确定增发的房地产股共计21只,合计增发46.57亿股。
高额融资的背后是高价拿地,其结果必然是房价的进一步攀升。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证监会对大型房企的增发金额已经加以控制,目的即是防止融资背后的房地产资产价格上涨,而明年地产股的融资步伐或得到控制。
房地产与股市一样有牛市与熊市,即使国家调空政策不实施,房地产价格涨速太快,大大远离了民众购买实际能力后,市场必然要进行调整。同时炒房者随着炒房收益的减少,自然投资房地产的热度也会降低,而宏观调控的政策实施,对房地产市场的熊市增加了催化剂,促使楼市提前进入熊市。
目前房地产熊市只是个开头,在未来一两年内,地产的成交价格将总体继续下滑。
看房地产的市场可能与股票市场有所不同,对于股票来说,一个新政,第二天也许马上会引起反应,而房地产市场由于有其的建筑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反应自然要等一段时间才逐步体现。
笔者认为,对于开发商如果是在项目上获得一定收益的,也应该学习股票操作的止损技巧与杀跌,早日调整市场策略与经营方式才是上策,否则被大量套牢的那天到来,地产商绝不象股市机构那样轻松,最多赔钱了事,重新布局。对于开发商到那天就无法重新布局了。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趋势,也需要房价按现在均价下跌20%以上才可能出现转折。
因此目前阶段对于住房不是很紧张的购房者,可以进行观望比较合适;而对于炒房的投资者,除非资金充裕,否则也是止损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