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旧稿有感


 

编辑旧稿有感

 

吉林省珲春市委办公室  李世春

200729日)

 

受董克礼出书的启发,办公室也拟将最近三年的调研材料结集出版,题目未定,暂要求各人整理自己的文稿。

这事儿对我来说是一件有趣味的事,弄起来也相对容易。因为我一向有把自己写的稿件分类储存的习惯。去文件夹里一翻,关于珲春发展方面的调研和论文大约有三四十篇,基本都是过去三年内写的。拿来剪贴到一起,稍加修整,遴选出整整30篇,合计13万字。根据统一的要求,每篇后面要坠上一小段“评析”。这个工作费时整整一天。

编辑旧稿与看老照片有些相似,相当于去博物馆缅怀自己的初恋女友。我一边看,一边感受,陡然间觉得自己忽然老了。想象着当初我写某篇文章时奋笔疾书、锁眉深思的情景,好像是看另外一个人。那是我吗?

这三年时间里,我有什么变化呢?除了年龄上老了,心灵上熟了,某名奇妙多了个孩子外,似乎没有留下任何值得回忆的东西。庶几,要说值得留意的,也就是这几十篇文章吧?

当然,论珲春发展的文章是我所有文章中的一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工作需要”。否则,我可能不会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和充沛的精力去写这些劳什子。对我来说,另外一个方面的文章意义更重大,也更多内在动力,当然也更加“业余”,这就是经济论文和杂感。到目前为止,这类论文已发表的大约有60多篇。此前曾将其中的一小部分结集为《无稽之谈——李世春网络文集(一)》,但份量很单薄,只有5万多字。如果现在将所有此类文章收入其中,大约也有十几万字的分量。

编辑旧稿很有趣,也很有些惆怅和失落,这就是岁月的沧桑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