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以“1号系列”数部长篇小说享誉文坛、被媒体誉为“1号作家”的陈玉福以自已作品被嫖窃为由把著名作家贾平凹告上了法庭。被告贾平凹在接受《新闻午报》等数十家媒体采访时指责说:原告是“恶意炒作”。一时间,海内外数十家报纸、数百家网站纷纷转载这一消息。由于被告在文学界的特殊地位和身份,陈玉福成了众矢之的,读者和网名们纷纷指责陈玉福,也说他是“恶意炒作”。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压力,陈玉福没有退缩,勇敢的承担起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他认为贾平凹在侵犯他著作权的情况下,又在媒体上贬低他的人格,侵犯了他的名誉权。他冒着风险、顶着压力挺身状告贾平凹,保护其著作权和名誉权,一切都为承担社会责任这个梦想。……就在兰州中院著作权案开庭前夕,贾平凹委托律师致函陈玉福,否认了“恶意炒作”的说法,并对陈玉福告他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一石激起千层浪,贾平凹回应陈玉福的消息又一次席卷各大媒体和网站。面对贾平凹要求“撤诉”的举动,陈玉福暂时放弃了“一告”(著作权)的权力。紧接着,陈玉福准备第二次把贾平凹以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打官司难,跟名人打官司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
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游刃有余的文笔,在讲述案件的同时,讲述了陈玉福的家庭、拼搏和奋斗的经历,还大胆的对其曾经经历过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婚外恋”感情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披露。本书虽是记实但故事大气磅礴、惊心动魄、一泄千里,都来令人拍案叫绝。
《“1号作家”和贾平凹打官司内幕》目录
开篇语 安文静女士来访
安文静女士是一位美女作家,她要采访“1号作家”与贾平凹打官司的内幕及其通过坚定信念,再加上勤奋和坚持,最后走向成功的经历。“1号作家”说,我还在成功的路上走着,等我真正成功了再说吧。由于采访以外的原因,最终,“1号作家”向美女作家安文静妥协了……
第一天 《1号贪官》惊显兰州
“1号作家”接到了一个来自西安的匿名电话,电话告诉他:贾平凹手下的地下黑工厂正盗印“1号作家”的书呢!他要不信的话,就到兰州的图书市场去看看。“1号作家”没有相信,也没顾上去看。几天后,冯德富先生打电话让他去省文联,见到冯先生时,“1号作家”傻眼了……
第二天 《1号贪官》卖完了
“1号作家”急匆匆来到了雁滩的图书市场,跑了几家批发店,他们都说《1号贪官》“早发完了”。在四楼,他随便和一位批发商聊了起来,批发商说,报纸都报《1号贪官》的事了,谁还敢光明正大的再卖呢?见他怅然若失的样子,这人提醒他:下午快下班时,到市场门口去买,保准有……
第三天 给贾平凹打电活
“1号作家”拨通了西安市文联的电话,对方说他“姓施”,还说贾主席正好在,你少等……等了半天,施先生来了,他问“1号作家”有什么事?“1号作家”说明了《1号贪官》的原委。施先生突然换了个人似的变的严厉起来了:告诉你!贾主席没时间接你的电话……
第四天 通过报纸网站提醒贾平凹
“1号作家”通过报纸、网站,轻描淡写的以“盗版”的名义,提醒贾平凹,你有侵犯著作权的嫌疑,希望贾平凹能与他对话。结果,十几天过去了,贾平凹高高在上,根本就不打算理踩。实在没有办法,“1号作家”才把贾平凹告上了法庭……
第五天 《法制日报》的报道
2006年9月13日,“1号作家”状告贾平凹侵犯著作权的案子经兰州市城关人民法院正式立案,翌日,《法制日报》刊登了《甘肃1号作家陈玉福状告文学大师贾平凹》的报道。随后,众多媒体推波助澜……一夜之间,“1号作家”与贾平凹打官司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
第六天 贾平凹的回应
贾平凹听到陈玉福告他的消息时,先是“不予理睬”。紧接着,他接受了《新闻午报》《天津日报》《温州晚报》《大河报》《华商报》《兰州晨报》《北京信报》等数十家媒体的采访,贾平凹表达了两点意见:一是没有抄袭陈玉福的作品,二是陈玉福告他系“恶意炒作”!
第七天 来之社会各界的反应:当然相信贾平凹
就像《西部商报》关于“陈玉福恶意炒作”的后续报道一样,部分读者和网民相信贾平凹的说法,同意贾平凹对陈玉福起诉他的反应:恶意炒作!陕西的网民还用粗话谩骂陈玉福,甘肃一个叫杨海林的,居然说“1号作家”丢尽了甘肃作家的人,还有人谩骂陈玉福是“凉州驴”!
第八天 信念十勤奋十坚持=成功
一场成功之路的演讲,轰动了大学校园,也感动了莘莘学子。几百名大学生把被感动的帖子发在了“1号作家”陈玉福的文集博客里,不少家长也跟帖说:一场报告能引起不少自私、缺乏信念的当代大学生的反思,说明这场报告具有教育和社会意义,希望大学多开展这种活动。
策九天 大学生的反应:不让“1号作家”讲贾平凹文章
“1号作家”站在讲台上后,象往常一样环视了一遍坐在下边的70位大学生,然后平静的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贾平凹先生的散文《秦腔》。……反常的是,下边顿时一片交头接耳的议论声。陈玉福很是奇怪:怎么回事?班长李奋宁说能不能换一篇?…为什么?…他都说你“恶意炒作”了……
第十天 “1号作家”认识的张法官
“1号作家”认识张瑞云法官是一周前的事情。那一天,城关区白银路法庭法官王晓鹰打电话给他,说我们张庭长让你过来一趟。陈玉福如约来到了位于白银路金塔巷的白银路法庭办公室。他上到二楼时,猛听到一男子严厉的声音:滚!快滚!他询声望去,有人怀里抱着的包里掉下了一沓子百元大钞。
第十一天 杨德山律师建议“1号作家”二告贾平凹
在李振民女儿出嫁的筵席上,一班子老乡纷纷要求“1号作家”为他们签名送书,他欣然答应了。之后,他的朋友杨德山律师问他:你现在有压力吗?他说:当然有!贾平凹说过“恶意炒作”后,网民都在骂我呢!我不明白,我究竟作错了什么?杨德山律师说:你可以二告贾平凹,他又侵犯了你的名誉权。
第十二天 “1号作家”向周清馨律师请教
周清馨律师这几年打了几场漂亮的官司,在业界名声大噪。尤其是代理著名作家许维先生《大梦敦煌》著作权的案子,让文坛内的人都知道了她。 “1号作家”为了慎重期间,不但请教了他的律师安晓蓉女士,还请教了老乡杨德山、黄发军律师。今天,他又到了某某律师事务所,找到了周清馨律师。
第十三天 贾平凹致“1号作家”的函
11月26日,兰州中院通知“1号作家”到中院取贾平凹的律师函。贾平凹建议他撤诉,但是下月5号就要开庭,显然是来不及了。他和法官约定,届时到法庭调解吧。作家刘桐发来短信说:陈哥,贾平凹公开认错了。这官司还没打,你已经胜了。他这才知道贾平凹让他撒诉的事已经满城风雨了。
第十四天 贾平凹来兰州“应诉”了
12月1日,兰州市的各大报纸都登出了同一条消息:贾平凹来兰州卖字来了!但《兰州鑫报》的消息则是,贾平凹此次来兰,名义上是书售字画,实际上是来应诉的。兰州人则更相信鑫报的消息,贾平凹早不来迟不来,选在开庭前两天来兰州卖字,果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吗?
第十五天 贾平凹在开庭前一天趾高气扬的走了
令“1号作家”和他的朋友们,令兰州市中院的法官们,令兰州市的市民们,令所有关心这个案子的读者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开庭前一天,贾平凹竞然趾高气扬的走了。朋友们都义愤填膺的对“1号作家”说:太过分了!这个贾平凹真是欺人太甚!他不仅是瞧不起你陈玉福,而是瞧不起我们甘肃人!
第十六天 兰州中院在重压下按时开庭
12月5日中午,《兰州晨报》记者郝冬柏显然已经知道了某些内情,他对“1号作家”及其律师安晓蓉女士说:今天下午的庭十有八九开不了了!陈玉福吃惊的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啊!安律师说:有这种可能性!因为贾平凹来兰州不仅仅是卖字画来的……
第十七天 公安局仍然没有立案
公安局仍然没有立案,但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韦警官、王队长都劝说“1号作家”放弃此案。紧接着,有关领导和方方面面的朋友都劝他就此罢手吧,再告就有点得理不饶人的味道了。武威籍作家董红过去是这个官司的支持者,现在也劝他别把这个官司打下去了!
第十八天 贾平凹出尔反尔
开庭后不久,朋友给“1号作家”送来了一份2006牟11月3日的《兰州鑫报》。兰州鑫报报道:贾平凹再次说“1号作家”告他是“恶意炒作”。朋友说:这个贾平凹是个什么人么?前天说你“恶意炒作”,昨天改口说理解和尊重你的行为,今天又说是“恶炒”,他那天说的是真的?
第十九天 “1号作家”二告贾平凹
“1号作家”一告贾平凹,是维护他的著作权,同时他也在尽社会责任!现在,他要二告贾平凹了,贾平凹是文学界的领袖人物,贾平凹在媒体上再次说他“恶意炒作”,对他的人格是一种贬低、和诬辱,侵犯了他的名誉权。他将再次运用法律手段,索赔1元,把贾平凹推上法庭!
第二十天 风雨之后看天空
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风雨过去了,但“1号作家”平心静气看兰州的天时,天空依然晴朗,阳光依然温暖。他在想,这场暴风雨的发动者是风神吗?风神没有错,该今日刮风时它必须把风口袋打开。是雨神错了吗?雨神说:万物要生长,离不了水,人类要生存更离不开水,我不下雨能成吗?
(元 宏/著 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