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犹如带着镣铐在火堆翩翩起舞的女子


Reits犹如带着镣铐在火堆翩翩起舞的女子

【中国公寓网评论员 周丽君】

莫衷一是,那是悲剧,如果大家都把破解房地产企业资金难集中于reits,那就是笑话,必定谁也不清楚描述房地产资金难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甚至不清楚持有资金量与经济健康之间的平衡点。何况就reits具体而言,与解决自身资金难并非有太多瓜葛。美国规定reits股东应100人以上,前5大股东持有股份不能照过总股份50%,且规定对具有纳税主体资格的子公司股权投资不超过总资产20%;香港更干脆,禁止从事或参与房地产开发活动;新加坡也不含蓄,禁止投资空置土地或参与物业开发活动。而中国房地产企业缺钱正集中于土地购买与开发缓解。虽然国外条文并非适应我国,但在目前国内reits市场空缺,reits企业集中外海上市的前提下,“厚着脸皮,看人家脸色”却是绕不开的难题。

对于我国内地金融市场,可能首先出现房地产企业牵头形式的reits,虽然对自身前期阶段筹资作用不大,但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升级换代意味深远。会演绎一批砖瓦匠到金融家的鲤鱼跳龙门式飞跃,带来我国现今粗放式投资信托前所未有的整合局面,为大小投资机构、游资、散资提供重新思考机会。

美好的前景都是痛苦的选择,不少机构、人员将被洗涮涮。美好归美好,不能心急,否则不仅吃不到热豆腐,还烫舌。稍微了解下市场,就有这番感触。

Reits在美国市场一枝独秀,在欧美黯然失色,在东亚渐渐起色。多少说明reits是美国特殊产物,一般国家照搬不了。必定伦敦、法兰克福、巴黎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人家的金融才华并不见得逊色美国多少。尽管今几年新加坡、香港为reits摇旗呐喊,但亚洲reits的大本营日本已偃旗息鼓,可见reits在亚洲前景堪忧。

至于法律完善,金融充裕,都是共性问题,即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关键还在于美国的个性问题,即美国房地产reits行业是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不同于欧洲、亚洲等纯粹的市场金融模式。政府全国抵押协会、联邦全国抵押协会、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等三家垄断二级市场运作在世界独一无二,基于此再不断扩充私人基金等投资机构,以至于发展到目前,堪称独霸一方。

不仅机构特殊,而且时代背景更特殊,与中国时势造英雄的说法正好吻合。美国不同于英国,不但要求公民个人讲诚信,对政府要求也是如此。要求不仅停留口头,而是履行实践中。如个人房住,除市场担保机构外,政府必须以联邦住房局、退伍军人管理局等具体机构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信用担保,于是产生基于诚信机制的国家特殊金融机构。

二十世纪前期,这些机构以政府性质为主,后来有些不太守妇道,越来越向市场献媚。原因不仅是市场太妖艳,关键还是政府太穷,尤其是越战后,已拿不出太多的钱去寻花问柳,只能把部分包袱仍给市场。1967年法律允许设立抵押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促进抵押型reits迅速发展。就如九十年代后,权益型reits可谓后浪推前浪。

除财税外,也考虑到银行信贷压力,如果不建立二级市场买卖具有长期还贷性质的银行住房抵押贷款,经济整体效率将面临严峻挑战。六十年代正好是美国新一轮住房消费高潮,与我国目前住房消费比较类似,也迫使我国银行面临如何提高效率、降低风险的严峻挑战。因此,与其说reits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倒不如说减少银行金融风险,防止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是依靠政府补贴或购买,而我国在这方面全然没有任何机制。各个商业银行还沉醉于住房商业贷款是块甜美的蛋糕,全然不知还是块烫手的山芋。

目前reits之所以令人眼花缭乱,或许只是种假象,因为它基于的背景是九十年代后美国经济持续到目前的繁荣。但七十年代美国处于滞涨期,reits却萧条得惨不忍睹。于是得出一个最白痴的结论,经济起色时进,经济伏色时退,之所以白痴,因为谁也不清楚经济何时起伏,不清楚具体的拐点、波峰、波谷。

最后说明,无论哪家reits,都是为了寻利,客观上都会推动房价,促使经济过热。这些年美国经济持续上升,房价出现过热现象,与reits大量投资多少有些瓜葛。如果通涨压力进一步加大,除货币措施与财政措施外,想必未来几年美国政府会介意国会减少先前所赋予reits的优惠措施。无论多么妖艳的美女,都应当带上镣铐。像尼采带上鞭子更好。

至于reits何时在我国市场翩翩起舞,或许全凭领导一时喜怒,只要专家描绘得娓娓动听,媒体炒作得如饥似渴。

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