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美)格利高利·曼昆. 经济学原理. 梁小民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十六版). 肖琛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美)格利高利·曼昆.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 梁小民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美)多恩布什,费希尔. 宏观经济学 (第六版). 李庆云,刘文忻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美)大卫·罗默. 高级宏观经济学. 苏剑,罗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美)H.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费方域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美)M.克莱因. 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张祖贵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意)尼古拉·阿克塞拉. 经济政策原理:价值与技术. 郭庆旺,刘茜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平新乔.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关于参考文献的说明:
因为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是没有任何参考文献在手,每天只是对着电脑凭着自己的积累在写。所以,我已经无法精确地说明我参考了哪些文献。这对那些我从其著作中深深受益、而在此却遗忘了列出其著作的作者们是不公平的。我必须要在此向这些作者们道歉!事实上,我能从一个无知的毛头小子到今天能够写出对宏观经济学感受的书来,这一转变全是那些我从其著作中获取养分的著者们的功劳和教我的老师们的功劳。这份功劳我不敢觊觎,荣耀永远是他们的。
这上面我列出的参考文献,与其说是这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不如说,是我推荐给读者们的书目。对这些书的塌心阅读,无疑会加深读者对经济学的理解和对自己做人态度的改变。这上面的书我都仔细读过,从中受益匪浅。希望读者们也能够。同时,这些书中有很多我也同时读过英文版,希望有条件的读者能够找英文版来读,对于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也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