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拉伯文化看现代经济奥秘
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富裕国家如美国,人均GDP达4.2万美元,而穷国如埃塞俄比亚却只有153美元。为什么?西方学者提出种种解释,如气候地理、资源拥有、历史机遇、政府政策、经济规模,等等。但他们却忽视了文化因素,或视而不见——也许怕被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而我因最近的中东之行,对文化的重要性更有体会了。
阿拉伯民族创造了璀灿的古代文明,近代却落伍了,至今仍一蹶不振。什么是主要原因?我在约旦首都阿曼给MBA班上课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激烈争论。他们把矛头指向了西方,怪罪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政府的挑拨离间、以色列的阴谋诡计…… 这大约是通病吧,处于窘境的人们,会有那种“受害者心态”(Victim Mentality),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文革后的中国不也具那一趋势吗?可我认为,外因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应从内部找原因。
其实,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也能找到答案。约旦算是中东比较贫穷的国家,因为没有石油。所以它搞和平外交,得到很多国外援助。约旦与美国关系很好,西方影响到处可见,也是个英语通行的国家。约旦还有悠久的历史,名胜古迹众多,所以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业,招揽国际游客,以推动经济发展。那旅游业就该很发达吧?可我的经历却令人意外。
我最想去的是佩特拉古城(Petra)。它在世界七大新奇迹(New 7 Wonders of the World)的初选中脱颖而出,已是参加决赛的21个候选景点之一。起先,我计划参加旅游观光团,就去酒店前台询问。皇冠酒店也算是家五星级酒店,根据以往经验,这样的酒店应该提供旅游信息。可前台只有皇冠连锁酒店和约旦地方的介绍,却没有旅游团的活动信息。我回到客房找出黄页,这时才发现诺大城市,黄页却仅是薄薄一本。我有些惊讶,在中国即便是中级城市,商业信息也有一大厚本——这显然是因为商业不发达。终于,我找到了旅行社的电话号码。电话打过去,有些是留言,但不是英语,可我又不懂阿拉伯语,还有些电话,就是无人接听。我又上互联网查询,也没有结果。最后,还是我的学生为我联系了某家旅行社。那是一日游,当天来回,索价170美元。
这价格就太贵了。在纽约的唐人街,天马旅游公司提供的纽约市区一日游服务,是35美元,而华盛顿—费城—堡地磨的两日一夜游,是85美元,还包括一夜的酒店住宿。可我没有其它选择,只能同意。
到了预定的时间,旅游车来酒店接我,那是个面包车,司机也兼导游,可游客就我一个。我过去都是参加团体旅游,多些人热闹,一起聊天也是学习,还能结识新朋友。而这种单独旅游当然价钱会贵,却不适合于我——但我还以为那是我学生的特意安排。
我们的车行驶三个小时,到达了佩特拉。那是位于约旦南部的古城,环境非常的奇特。它坐落在山谷中,周围是崇山峻岭,气势滂薄,成为了天然屏障,唯一的进口,是大峡谷中一条狭窄通道。曲径通幽,我边走边欣赏那气势磅礴,千奇百怪的大顽石,不觉就走完了那一公里多的走道。突然,展现于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地,我面对的就是著名的Treasury,一座巨大的神殿,是活生生地从石壁上挖掘出来的,其规模、其精巧,使我震撼不已。一路上,看到的是连绵不绝的住房,精美绝伦的露天剧场、还有气势宏大的庙宇……这些建筑物都是从悬崖峭壁上刻成,或是由巍峨巨石筑成,鬼斧神工,令人赞叹不已。佩特拉是绝地中的世外桃源,是古代的Nabatacans人的偏安王国,他们为了逃避罗马人的统治,退守至这里,但最终还是被罗马帝国征服,那是在公元106年。城市后来焕费兔唬坏?812年才偶然被发现。
那样的古迹,成为了观光热点,熙熙攘攘的到处是游客,而且大多来自国外。我也没有见到旅游大巴。显然,多数游客也是像我那样,靠自己安排的交通工具来这里的。这才明白,我的旅游并不是特意安排,而是这里的通行方式。
在路上我也注意到,约旦的高速公路网很完善,电力供应也已普及,但一路所见,都是半沙漠的荒野,人口稀少。我不由地感叹:“约旦也是个生态环境恶劣的国家。”导游回答说:“不,这南部地区雨水还算充沛,只要打了井,就能抽用地下水来灌溉,发展种植业了。”果然,我也看到了星星点点的沙漠绿洲,种植着西红柿、苹果、橄榄等。继而导游提起,南部人是游牧民族出身,较懒惰,宁可让这些土地闲置着。他遗憾地说,他要是有钱,就来这里置地,就能赚很多钱。这时我想到了中国,我们的耕地面积如此紧缺,有些乡村地区已到寸土必争的地步,在这里却是空间的巨大浪费。
这导游英语很好,也很健谈。他似乎颇看不起当地居民,说,约旦人大多不愿去创业,只想打一份工,且热衷于政府的工,薪水虽然不高,但有保障,工作十几年后就可以退休。他这一番评论,也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我参观景点时,就在想,我若是当地人,就会从事旅游,专门组织一些集体旅游项目,只要把宣传信息留在各家酒店前台,再助以广告,就会有足够的客源。规模上去了,利润也会更好。但当地人怎么会想不到呢?还有,约旦也是不发达国家,那服务业应该便宜,为什么旅游价格比西方还要贵?
我想,地方的商业不发达,有多种原因,但主要还是与文化相关。阿拉伯人大多缺乏创业精神,没有那种当老板的热忱,商场竞争也就不那么激烈。所以,我在课堂上告诉阿拉伯学生们,你们应感到幸运,因为没有出生在中国。那里大家都想做生意,趋利者无数,都在竭尽全力,结果是市场的高度竞争。竞争中有成功者,可那是以更多的失败者为垫底的。我鼓励他们,成功往往在反其道而行之,别人都不愿去创业,那你去才更有机会。
在美国与一些华人老板聊天,常听他们抱怨自己的同胞,说中国人太“活”了,那些员工们,多数是不会死心塌地当打工仔。只要掌握了技术,只要有机会,就会跳出去自己干,还可能直接与前老板竞争。那些老板们会感叹地说,还是雇当地人好啊,虽没有中国人敏捷勤快,却比较稳定。
但若从社会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结论了。当众多国人都拥有商业上的“雄心壮志”,群体力量的汇集,就会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巨大动力。这种文化有利于经济发展,所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进步。且不说别的,就是因为无数创业者的努力,中国城市的生活才变得如此便利。然而,这种发展固有利于群体利益,对老板就是竞争的威胁了。还是英语俗语说的好:“捕鱼良方是渔夫的福音,但鱼儿则是绝然不同的感受了”(Good fishing can be fun from the fisherman's viewpoint. The fish, however, will have an altogether different perspective)。
刘贤方,2007年2月(blog.sina.com/liuxianfang)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