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流动性思路转变央行暗示加息调控资产价
2007年04月10日07:44投票数:
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昨日头版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央行目前调控流动性的思路有所转变,新思路是通过加息调控资产价格、有助于减少资本流入,央行今后或会适时再次或多次小幅加息。此前中国央行主要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流动性,担心加息会令中美利差减小而导致热钱涌入,因此一直慎用利率工具进行调控。
文章指出,4月3日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向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官员发表讲话中表示:“我想升息可能是政策考虑范围内的选择之一,因为升息意味着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而这可能有助于减少资本流入,这胜过仅仅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准的举措”。
改变保持中美利差旧思路
对此,天相投资顾问公司首席分析师石磊分析说,一直以来为打击海外资本投机人民币升值而保持中美利差是约束央行加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一观点代表着一种新的思路,就是通过加息调控资产价格、有助于减少资本流入。过去的思路是假设投机人民币的资金主要在银行活期存款账目上,而现在的思路认为这些资金进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文章认为,央行在3月18日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如果出现符合央行和市场认同的积极效应,央行或许今后会适时再次或多次小幅提高基准利率。而且根据目前机构预测,3月份CPI的当月涨幅将达到3%左右,因此未来紧缩政策的预期还是较强,结合对调控流动性的新思路,加息的可能性将增加。
中科院:应加大人民币升幅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亦认为,央行思路正在调整,从关注“套息”问题转变到“资产泡沫”。余解释认为,原来央行重点是放在利差上,中国基准利息率与国际市场美元Libor(伦敦同业拆放利率)利差一直维持在至少3%左右并与人民币升值幅度吻合,以此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而现在央行调控最重要的是抑制资产价格持续升温的过快速度,控制股市与房地产市场投机过盛。
不过余永定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金融工具未必能抑制住过剩的流动性,因为流动性过剩不是投机资本流入导致的,而是“双顺差”加上人民币小幅升值的节奏。
目前存款准备金、央行票据等收益相对较低的资产,占银行总资产将近20%,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效益,令银行有更大的贷款冲动,进而抵消了央行吸纳流动性的初衷。
余永定认为,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设计一个好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
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