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五大原因制约山西品牌发展


  http://www.sx.xinhuanet.com/szjj/2006-08/12/content_7763336.htm

  新华网山西频道 2006-08-12 来源:山西青年报

  山西青年报讯(张军)11日,由50多家媒体和山西50家企业领导、国家商务部、山西省商务厅和太原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参加的山西品牌战略座谈会在太原召开。山西的平遥牛肉、双合成等知名品牌企业都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会上,太重、太钢等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对创品牌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进行了介绍,卫虎林、容和平等专家则对制约山西名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太钢: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品牌

  太钢总经理李晓波谈到太钢在起步阶段的教训,那时市场上普遍认同外国不锈钢,太钢为了能将自己的钢卖出好价钱,取得好销量,放任其经销商将太钢的钢说成是进口钢。结果,太钢高质量的不锈钢被冠以进口不锈钢的名称出售,而一些质量不如太钢的进口钢反而被人认作是太钢生产的。这大大的影响了太钢的品牌竞争力。如今太钢实行的是“共创品牌,共享价值”的策略,无论是太钢还是太钢的经销商都努力维护太钢的品牌声誉,这使得太钢不锈钢越做越大。太钢牌不锈钢已经获得“中国不锈钢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称号,并有信心在两年内成为世界不锈钢第一品牌。

  太重:科技队伍是品牌保证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志俊称:企业要创品牌,首先要提高竞争力。现在太重的两大拳头产品油膜轴承和大型挖掘机在世界上的竞争对手都很少,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是竞争力提高的结果。要创品牌,提高竞争力,就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太重这方面做得很好。太重科研队伍的待遇是比较高的,仅私家车太重的科研人员就买了一百多辆。

  容和平:人才对品牌影响巨大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容和平提出有关名牌的一个新观点,即:名牌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是人才缺失和机制缺失。山西缺乏支撑名牌的人才和企业家。海尔有柳传志,百度有李彦宏,建立名牌需要一个能够支撑名牌的人力资源,这就需要依靠企业家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容和平还提到,现在许多山西产品是山西制造,但不是山西创造;有山西资源,但没有山西资本。因此产品没有竞争力,走进了名牌制造和炒作的误区。

  卫虎林:五原因制约山西品牌发展

  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卫虎林提出了五方面的原因:一是名牌意识淡薄,对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缺乏足够认识。山西省三大醋业集团的山西老陈醋集团、清徐山西陈醋集团、榆次四眼井集团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落后于国内其他非晋醋企业,江苏两大醋业集团“恒丰”、“恒顺”的利税是山西省三大醋业集团的数倍。米醋本不在中国传统四大名醋之列,但是近年来,北京龙门米醋、石家庄珍极米醋异军突起,市场上一级米醋的售价是晋醋的两三倍。其原因在于,外地人只知道山西有陈醋,却不知道有哪些陈醋品牌。

  二是营销观念落后,广告投入太少。综观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知名品牌,广告推介必不可少,伊利集团就是通过在央视投放广告很快享誉全国的。目前能在强势媒体上看到的山西品牌广告,只有汾酒、奇强洗衣粉等少数产品。

  三是名牌产品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据调查,在太原市的46个山西品牌中,销售范围局限于省内市场的约占50%,90%以上产品的国内占有率在5%以下。由于品牌效应差,山西省品牌在进行资产扩张、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时,显得力不从心。

  四是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产品多集中于能源和冶金类,技术粗放、更新换代速度慢、农产品深加工不足、新产品研发力度不大。

  五是名牌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平均达67%以上,其利润还不足以抵消同期债务,加之资金不足,周转不畅,规模扩张受到制约。

  官方声音:企业要关注品牌寿命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曹德荣透露,我国每年新增品牌几十万个,但我国品牌的平均寿命还不到两年,企业要学会延长品牌寿命。商务厅厅长王淑珍称,企业在研发品牌时要关注市场。不同的市场需要不同价位和特性的商品,只有根据市场定品牌才能让品牌的寿命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