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21日周六晚上,看到中央电视台二频道在播一场风格别样的《对话》节目,一大群穿着深色西装腰板笔挺的大老总们,正襟危坐在一个戏剧舞台上的一出节目的一边,排成一个半圆弧形,就一个山西晋商的故事,现场和主持人对着话。看到这样的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我当时的一个直接反应是:《对话》走下神坛了。
自从《对话》节目诞生以来,《对话》就是一个以著名政治家、财经学者、企业家的认真严肃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场互动谈话节目而受到瞩目,并最终以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最高级别的电视谈话节目而闻名于世界。凡是有点名望的世界500强大公司的老总来中国访问,都以能够上《对话》而自豪。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在外企当高管的朋友说,有一年他们公司的全球大老板来华,提出想上《对话》做做宣传,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成,弄得中国的高管们非常狼狈。由此可见这档节目的影响力了。在社会上的观众看来,《对话》这个栏目,就是一个神坛,在上面露面的坛主,都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
因为这样的一个定位,所以,《对话》一直是以认真、严肃、大气、正规的风格而傲视群雄。虽然从去年开始,现场互动的风格越来越活泼,好听好笑的越来越多,笑脸也越来越多,看电视的过程中,电视机前的观众的笑声也越来越多,但是,总体而言,《对话》的基调是沉稳的。
不过,从昨天晚上的这场《对话》开始,我们这样的忠实观众,可能需要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对话》了。
按照我的观察,《对话》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转型:从严肃认真的“神坛”,走向轻松活泼的“神谈”。
我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有一个专门做媒体咨询的事业部,给中国的很多电视台做了咨询,积累了一定的行业专业经验。我们的咨询经验表明,现在的收视率高的电视台里的收视率好的节目,除了时间段好以外,都有一个趋势:正话活说,正话“歪”说,旧话新说。这和现在的社会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成功压力大,房价高,交通差,空气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越来越差是有关系的。所以,通过看电视来轻松活泼一下自己,成了都市老百姓看电视的主动因。这样的一个趋势的结果是,最好的节目内容,如果没有好的表现形式和好的现场气氛,也是鸡肋一个。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中,尤其是在1976年以后出生的30岁以下的新生代中,娱乐化是一种时髦的潮流。所以,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娱乐时代”,正在到来:当这些年轻人成为消费的主流人群的时候,最高傲的头颅,也会低下来。
现在,《对话》低下了头,走下了神坛。
应该说,这是好事。这是这个节目创办了这么长以后,获得新的生命和活力的一个机会。大家可以找找看,除了《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之外,现在有几个节目,能够象《对话》这样办得如此长而变化很少?
对于《对话》这这个已经开始的转型,《对话》的忠实观众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要有足够的忍耐和宽容。因为,这次的舞台旁边评晋商,还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大家看到的一定是更加娱乐化的《对话》。
不过,从长远来看,连《对话》这样的节目都开始娱乐化,对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真的还不知道,这是一个好事呢,还是一个问号?
赵民2007-4-2212:38PM
春天的北京,空气中到处游荡着轻轻松松的杨花,整个世界都好象轻松了起来
自从《对话》节目诞生以来,《对话》就是一个以著名政治家、财经学者、企业家的认真严肃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场互动谈话节目而受到瞩目,并最终以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最高级别的电视谈话节目而闻名于世界。凡是有点名望的世界500强大公司的老总来中国访问,都以能够上《对话》而自豪。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在外企当高管的朋友说,有一年他们公司的全球大老板来华,提出想上《对话》做做宣传,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成,弄得中国的高管们非常狼狈。由此可见这档节目的影响力了。在社会上的观众看来,《对话》这个栏目,就是一个神坛,在上面露面的坛主,都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
因为这样的一个定位,所以,《对话》一直是以认真、严肃、大气、正规的风格而傲视群雄。虽然从去年开始,现场互动的风格越来越活泼,好听好笑的越来越多,笑脸也越来越多,看电视的过程中,电视机前的观众的笑声也越来越多,但是,总体而言,《对话》的基调是沉稳的。
不过,从昨天晚上的这场《对话》开始,我们这样的忠实观众,可能需要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对话》了。
按照我的观察,《对话》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转型:从严肃认真的“神坛”,走向轻松活泼的“神谈”。
我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有一个专门做媒体咨询的事业部,给中国的很多电视台做了咨询,积累了一定的行业专业经验。我们的咨询经验表明,现在的收视率高的电视台里的收视率好的节目,除了时间段好以外,都有一个趋势:正话活说,正话“歪”说,旧话新说。这和现在的社会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成功压力大,房价高,交通差,空气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越来越差是有关系的。所以,通过看电视来轻松活泼一下自己,成了都市老百姓看电视的主动因。这样的一个趋势的结果是,最好的节目内容,如果没有好的表现形式和好的现场气氛,也是鸡肋一个。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中,尤其是在1976年以后出生的30岁以下的新生代中,娱乐化是一种时髦的潮流。所以,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娱乐时代”,正在到来:当这些年轻人成为消费的主流人群的时候,最高傲的头颅,也会低下来。
现在,《对话》低下了头,走下了神坛。
应该说,这是好事。这是这个节目创办了这么长以后,获得新的生命和活力的一个机会。大家可以找找看,除了《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之外,现在有几个节目,能够象《对话》这样办得如此长而变化很少?
对于《对话》这这个已经开始的转型,《对话》的忠实观众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要有足够的忍耐和宽容。因为,这次的舞台旁边评晋商,还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大家看到的一定是更加娱乐化的《对话》。
不过,从长远来看,连《对话》这样的节目都开始娱乐化,对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真的还不知道,这是一个好事呢,还是一个问号?
赵民2007-4-2212:38PM
春天的北京,空气中到处游荡着轻轻松松的杨花,整个世界都好象轻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