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生涯结束之后,绝大部分并未获得过奥运会和全运会这两种分量最重金牌的运动员,他们普遍
对于自谋职业的退役运动员,管理部门目前都采取一次性补偿的办法,艾冬梅们目前也正在寻找这条解决之道。但是在获得这数额或多或少的现金之后,她们又如何重新就业呢?艾冬梅和郭萍目前的打算是,获得赔偿金之后开一家小复印店,“技术要求不是很高,我们也能坐着工作。”从更宏观的制度层面,“为解决退役运动员,为做好优秀运动员的保障,国家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也曾下发文件,要求“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
退役运动员难就业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运动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文化素质缺乏的不足。为此,邓亚萍等政协委员曾递交提案,希望建立退役运动员就业培训制度和训教一体化制度,以便运动员尽快掌握谋生技能,同时在运动员培养过程中要“教训结合”。但类似的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难点,比如艾冬梅等人实际上获得华东某大学大专挂本科的文凭,但却没有获得实际知识,因为高强度的封闭训练让她们没有真正学习的空间。
还有很多的运动员或许同样有这样的遭遇,真诚的希望政府体育部门加强体育界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成立体育界的就业促进中心,发挥运动员的特长,更好的为国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