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行业经营领域的未来


本人原创,作者:陈科

 

就目前中国而言,还没有出现专业化的信用卡运营和相关服务机构,有的只是银行体系内的信用卡中心,但是信用卡中心严格意义上不算是专业化、商业化的信用卡运营机构,因为他只是银行体系内的一个一级部门而已,还是以服务银行体系内客户,完全银行经营范围作为出发点运营的,那么这样的体系必定对于商业化运营起到了一定的制约。还有一些就是信用卡周边服务领域内的机构,这些机构主要在信用卡大的领域内做专项、专业的服务,比如说:卡设计、卡市场定位、卡产品营销、卡产品增值、卡产品服务、帐务处理等细分领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就像是一位母亲,在孕育婴儿的时候就需要孕前辅导,生育婴儿的时候需要专业的医院、需要医生和护士,孩子大点需要幼儿园,在大点需要上小学、中学到大学,当然在孩子成长的时候还需要很多外力的辅助,比如孩子在每个阶段都需要营养师、家庭教师等,其实信用卡发卡机构就像是母亲,而孩子自然是每张卡片的产品,作为母亲不是全能而专业的,那么在不同的阶段也就需要更为专业的外部力量来协助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商业服务领域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

 

信用卡发卡机构的核心是什么?

其实就以前来说我也很混乱,没有一定的头绪,首先是对于信用卡整体的运营没有完全的了解,当然也有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机构,使得大家对于这个领域很陌生或者在其中而不知其依然。

我近日拜读了一份美国MBNA机构早期内部的《战略与策略》的文件,其中详尽的描述了机构的战略是什么,以为系列的策略,其中包含机构运营策略、产品定位策略、风险控管策略、BPO策略等,他们首先将是的是机构在一个什么样子的市场中,他们可能获得的商业机会有什么,他们未来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信用卡发卡机构完整的商业模型,之后他们将发卡业务分为21个小类模块,详尽的阐述每个小模块的功能和运营,将非核心的部分全部做专业化外包,这样他们在整个商业模型21个单元工作中,外包了15个,自己亲自去管理运营的只有6个。

信用卡发卡机构的核心就是:

信用评级、卡片核准、产品开发与运营策略、服务开发与运营策略、数据库管理与营销策略、增值服务开发与运营策略等。

信用卡发卡机构的非核心是:

系统各模型建设、卡片初受理环节、影像处理环节、制卡发行环节、产品营销环节、产品联合研发、帐单处理环节、帐务催收环节、专项市场服务开拓环节、维系卡用户环节等。

作为信用卡发卡机构都做什么,其实很简单,他们只是做好机构的运营就好了,他们只是管理产品的定位、风险和数据库,作为其他非核心的业务全部委托行业内不同的顶级公司进行商业化的运营,这样才创造了没有MBNA的神话。

数字为官方的2002年财报:

美国MBNA银行

年度营业额($百万)

10,431.00

员工数

28,000

市场价值($百万)

30,191.40

税前获利

27.50%

净利

17.51%

股东权益报酬率(ROE)

19.50%

而美国MBNA的成功也不全是BPO的功劳,其中还有就是他们的产品定位,但是我更喜欢理解成(独特的商业模型+特有的持卡忠诚度产品开发策略),不是我故意神话他们的成功。

给大家提供一个权威数据

美国MBNA银行成立于1990126,因其采用不同的团体联名/认同卡授权方式进行商业信用卡运营,统计截至1999年为止,MBNA根据持卡者对学校、职业运动队伍、或商业组织(贸易协会)等组织的忠诚、而发行(提供)了4500种不同的联名卡。成为美国第三大发卡机构,总发卡数量为8150万张,卡户数量为3900万户。

从一家仅成立8年的信用卡发卡机构来看,这样的表现是出众的,在美国没有任何银行或是发卡机构盲目的冲刺卡量,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点,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经营,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的卡户比大约是1/2

 

说完了信用卡发卡机构的核心与非核心,自然就会在非核心中产生围绕信用卡行业的商业机会出现,到底都有那些哪?可能这些对于发卡机构的非核心业务,就是金融服务专业公司的核心业务,那么核心业务能带来多大的商机和经济效应那?

 

首先上面说到了发卡机构的一些非核心业务,那么我把非核心整理了一个表格,以便大家看的更为容易,其中大约分为三类专项领域,其每个单项领域内都有不同的小专项。

发卡机构内部商机:

类别

运营模式和模型

国内是否已有

未来发展指数

信用卡TI建设

 

有(较多)

信用卡风险评分和各服务模块系统

 

有(较少)

☆☆

信用卡受理录入和影像处理

 

有(较少)

☆☆

信用卡制卡及发行

 

有(较少)

☆☆

信用卡产品设计及开发

 

有(较少)

☆☆☆

信用卡市场及宣传领域

 

没有专业的

☆☆☆

信用卡营销委外运营

 

有(较少)

☆☆

信用卡定向服务运营

 

没有

☆☆☆☆

信用卡呼叫中心托管

 

没有

☆☆

信用卡帐单运营

 

没有

☆☆☆☆

信用卡帐务处理催收

 

有(较少)

☆☆☆

信用卡应收账款有担保债券

 

没有

☆☆☆☆

信用卡忠实度维系

 

有(较少)

☆☆☆☆☆

信用卡积分策略运营

 

没有

☆☆☆

信用卡增值服务运营

 

没有

☆☆☆☆☆

 

 

 

 

发卡机构外部商机:

类别

运营模式和模型

国内是否已有

未来发展指数

信用卡收单受理(网络、POSATM

 

有(较少)

☆☆☆

信用卡营销(传统、网络、电子等)

 

有(不全)

☆☆☆☆☆

信用卡特约商户开发与维系

 

有(较少)

☆☆☆☆

信用卡专向合作(联名卡、认同卡)

 

有(2家)

☆☆☆☆☆

行业信用数据库运营

 

有(1家)

☆☆☆☆

 

 

 

 

发卡机构衍生行业商机:

类别

运营模式和模型

国内是否已有

未来发展指数

商业邮购公司

 

有(较少)

☆☆☆

商业礼品公司

 

有(较少)

☆☆☆☆

商业分销公司

 

有(较少)

☆☆

等。。。。。。。。。。

 

 

 

注:

1)每个细项的运营模式和模型没有写入,主要受到表格的限制,需要可以邮件索取。

2)未来发展指数是指发展的空间和未来的收入价值等,☆为低、☆☆☆☆☆为高。

 

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每个领域的特征和运营模式了,我节选几个小类举例说明其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

信用卡帐单运营:

其实在全球信用卡行业内最早也是做得最好的信用卡帐单运营机构产生在日本,目前作为日本境内多家发卡机构的帐单运营市场每年为运营企业带来的收入是千万美元的市场。

什么是信用卡帐单运营?

在信用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信用卡的数据库营销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对帐单来实现的,在国际上对帐单营销也分为传统纸质帐单和电子帐单之分,但是其原理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商业化运营的模式来实现对信用卡客户的分类广告经营。

信用卡客户群是一个可以详细进行数据挖掘分类的群体,比如可以分类出传统的城市、职业、性别、年龄等,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消费能力、消费特征等分类。台湾的一张女性信用卡为广告主的分类之详尽,女性、年龄2540、职业特征为工作人群、消费能力每月10000台币、消费特征为时尚消费场所多,那么通过数据库细分可以挖掘出广告主对需要的客户数据,之后在下月对帐单中夹带某产品的宣传及试用产品等。

可能大家会说,这些国内银行也在做呀,和商业运营有什么关系,那么很简单,银行的专业和专长是做信用卡的,不是广告公司和帐单银行发行公司,银行的没有必要去投入几十人到上百人跑广告客户,就像银行不会因为每月印刷上千万的对帐单去开一家印刷厂是一样的,那么就需要专业化的公司代为运营,首先是承揽银行的帐单制作、印刷、邮寄发行等工作,其次是通过帐单做多样化、个性化的经营工作,其中包含12个门类之多。利润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一个合理的成本计算(你的经营成本和银行是大致相同的,甚至会比银行的少,银行就算不合作同样需要帐单印刷、邮寄发行等),在做一个全年收入预计,通过收入减去成本获得毛利的模式,用毛利与银行做相关的分成。

有优势从事这个领域的机构基本上是广告公司、数据库营销公司等

 

信用卡营销(传统、网络、电子等):

信用卡的营销其实就是银行委托外部的公司做客户的募集和申请办理,方式大约有传统的营销模式、网络受理模式、EDM模式、电话营销模式等,通过已有的数据资源或商业资源等为发卡机构招募申请者,通过申请成功的银行支付一定比例的营销费用。

有优势从事这个领域的机构:专业呼叫中心、营销公司、数据公司、大型门户网站等。

 

更多的领域模式可以与我联系,大家共同探讨。

 

如何涉足:

其实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内银行体系是一个门槛很高的、代价很大的、未必能进入的领域,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银行的固有思维也产生了变化,就像现阶段银行合资热一样,银行也在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来衡量未来的发展。

那么如何能打动银行那,其实也很简单,只要能满足如下几点即可,当然还要你的商业机会是银行需要的,你对行业的了解和你对自身产业的高度热情等因素

1、是否有先例?

其实这个先例是指在全球同样的行业和领域内是否有过成功的案例,国外的不怕只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的银行可以接受的,那么就是案例,就可以用中国的国情和环境去套用或者变通的套用。

2、能为发卡机构带来什么?

其实关键的只有2点,业务能够帮助银行改善流程更好的服务客户或是更多的开发客户,及通过这样的合作或经营可以帮助银行减少人力和物力削减不必要的成本,当然要需要你的业务不是银行的核心并可以保证不成生过多的经营风险等。

3、对合作的持久性、稳定性和排他因素:

银行一般不会短期的进行合作,尤其是服务类的项目需要公司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与银行同样的成长,对一些没有实力的公司可能会建立很强的制约条款,当然如果是牵扯到客户数据和本行机密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是排他性的合作。

4、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从业:

与银行合作一个领域或服务,除了上述外,银行还会关心你在行业的地位,主要是考量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实现业务并可以通过与你的合作在这个领域或行业内建立一个无形的垄断,还有就是你的团队对本行业和银行信用卡的了解和从业经历等都是考量的因素之一。

 

未来空间:

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中国的信用卡产业目前处于朝阳期,也就是说才刚刚起步而且,未来的市场机会和空间是巨大的,在未来的35年内肯定会超越美国,8年内会成为全球第一大信用卡市场。美国的信用卡市场在05年趋于饱和状态,而中国受人口和新发展人群的因素,未来市场空间是巨大的,8年后我预计中国全民信用卡人均卡户会达到2亿户(其中包含80后、90后出生的人群),发卡总量将到3050亿张。

算法为:全民卡户2亿,平均每人拥有5家银行的信用卡户,每人在持有每家银行的3张卡产品。

我这个算法趋于保守,如果按照中国招X银行的发卡情况估算,每个银行卡户将拥有卡片10张左右,也就是说一户十卡的概念(这个户是单一银行户)。

 

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说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就需要一个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有了核心竞争力就有了领域内的市场空间和可持续发展性,那么企业的成长会和中国的信用卡发展一样的快。

尤其是做银行领域内的企业,初期是比较艰难的,尤其是没有树立行业标杆的时候,竞争之惨烈,对于这些进入者要做好心里准备,需要有充分的信心,强有力的资金实力,加上源源不断的人才方可得胜。通过几月或几年的发展逐渐成为行业领域内的标杆企业,那么市场的空间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最后奉劝一句:信用卡行业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谨慎。

 

作者:陈科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本人原创,转发请邮件告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