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棉花期货市场


1870年,为了转移现货市场固有的风险,纽约棉花交易所(现已更名为纽约期货交易所,简称NYBOT)应运而生,并于当年推出棉花期货交易.在此后的130多年中,全球又相继有15个商品交易所开展过棉花期货交易.

比较著名的有:亚历山大棉花交易所(埃及)、新奥尔良交易所(美国)、利物浦棉花交易所(英国)、不莱梅交易所(德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法国、巴西、香港地区等的交易所也开展过棉花期货交易,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现在只有中国和NYBOT在开展棉花期货交易。

随着棉花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纽约棉花的期货价格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已充分发挥出来,棉花期货价格在贸易界和管理界都有很高的权威,已成为棉花行业和产棉国政府不可缺少的价格参考依据。美国政府依据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对农民进行补贴;墨西哥政府为保护棉农利益,由农业部出面在纽约期货交易所对全国棉花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主要利用期权);英国的棉花企业、澳大利亚的植棉农场主也都在纽约期货交易所从事棉花的套期保值交易。

若不将现货贸易进行套期保值,谁也无法抵御风云变幻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不参与期货,意味着赌博,公司随时可能破产,企业就不可能生存,且参与期货,不仅仅限于套期保值,大公司有信息、预测优势,可以通过期货、期权的交易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