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以来,本研究员先后推出了20余篇专题报告,分别从经济结构、外围环境、人民币升值、产业整合等角度论述了中国A股市场的运行趋势。在这些专题报告中,本研究预员以致坚定支持做多!在去年12月的专题分析中,本研究员指出:4500点仅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纠错效应的第一目标。红5月虽然暂遇风雨,但面对未来波澜更为壮阔的市场,本研究员依然坚定支持满仓做多!这一观点,本研究员是基于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市场特征以及市场发展趋势作出的结论。
首先,对于当前的指数点位,本研究员一直坚持去年3月的观点:沪指4500点仅仅是牛市的开端!!!此观点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正视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国特色”,即沪指2245点、深综指6000点是制度纠错的开始,在此点位之前,只是边缘化的病态市场恢复性上涨的过程。如果我们的市场没有“股权分置”等制度性障碍,并且国民经济的核心资产都在上市公司里,那么,从2001年7月开始算起,在GDP持续保持9%以上的速度增长的良好经济环境里,以沪指2245点、深综指6000点为起点,以2000年7月到2001年7月的涨幅429点(2245-1816)为年均涨幅(考虑到制度纠错之后的政策、市场因素,此涨幅比较理性),到今年7月,沪指应该在4800点(2245+429×6年)附近才合理。考虑到当前市场是在1年内拔高式完成这6年使命的,我们将纠错点位目标调整到4500点附近。相应地,深综指也应在12000点附近才符合市场逻辑。当然,此项推理仅仅是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纠错”而言,尚不包括当前中国经济环境空前向好、存量经济因制度体系的变革而释放的爆发式量能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刺激、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等重要因素。因此,就未来的市场运行趋势而言,沪指将从4500点真正拉开中国牛市核心区域的序幕,此前点位尚在水下,不必为“国际规律”所唬,应正视我国现实国情!
其次,本研究员对当前针对A股市场危言耸听的“市盈率”论持否定态度。作为新兴成长的经济大国,经济运行体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正在使中国担负起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一个极为特殊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系中,价值重估的标准不是任何一个发达的国家的过往数据可以圈定的。正因如此,当前A股市的市盈率是无法拿国际成熟市场当年发展进程中的30倍左右的数据来框算的。
当前的资产注入仅仅才来开序幕。根据本研究员测算,目前国民经济的核心资产(主要集中在央企、地方大国企、大型民企、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体系内)只有30%左右进入了资本市场,如果进入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存量达到45%,沪指应该在8000点才合理(市场整体市盈率约25倍);如果进入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存量达到60%,沪指应该在12000点才合理(市场整体市盈率约20倍)。因此,在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并引领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完全没有必要对健康恢复上涨的A股市场提心吊胆!如果说A股市场在沪指2245点以下是一个大大的“壳”的话,未来的沪指5000点才是A股市场价值重估的起点!可以这样比喻,在2245点以前,A股市场是一个“乒乓球(规模小且为纯粹的空壳)”,国民经济核心存量资产就是一个大篮球。而发展到目前,A股市场仅仅是一个“小皮球”,而国民经济核心存量资产已经是一个超过篮球大小的“实心铅球”了,要将这个超大铅球分批注入A股市场这个“小皮球”,A股市场必然要爆发式膨胀的!!!
伴随中国经济高歌猛进、改写历史的高潮到来,A股市场将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模仿、不可能比拟的特殊市场!从2007年1月4日至本周,上证综指突破4000大关,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幅分别达到50%和73%,成为今年内全球涨幅最高的指数,中国A股市场继续成为2007年全球最受瞩目的市场。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总是一直那么刺耳!满眼的“疯狂”、“泡沫”伴随着“崩盘”、“暴跌”之类的贬损、诅咒铺天盖地。难道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足8000万投资者就是“全民炒股”?难道资产注入成为常态的A股总市值突破16万亿就一定是“疯狂”?中国的资本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进入到价值重估的新阶段,
真的不能用那些所谓的量化的指标来教条地分析我们这个结构性复杂、存量巨大、成长无可限量的A股市场了!
“做多中国”的力量持续气壮山河的鏖战,也该唤醒我们的市场人士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全球的崛起,中国资本市场正以特有的“中国特色”锐意成长,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正通过资本市场体现出来!让我们摒弃“国际”成见,正视大国市场的自身特点,正确认识A股的“黄金十年”,切莫在中华经济强势崛起的这个伟大时代丧失自信,切莫透过“西洋镜”来歪曲、贬损我们这个特殊的市场!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全球的崛起,中国资本市场正以特有的“中国特色”锐意成长,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正通过资本市场体现出来!让我们摒弃“国际”成见,正视大国市场的自身特点,正确认识A股的“黄金十年”,切莫被那些洋学者糊弄!时间与空间反复证明:天量的不断被刷已经成为常态。投资者不要被那些不学无术的股评人士一味看空的误导,继续大胆分享大国经济崛起的资本盛宴吧!4000点关口的震荡延续时间不会太长,不会给出较大的建仓余地,多头力量的持续宣泄造成了一种逼空惯性,多空拉锯只会在短期内出现,围绕整数关口的震荡极限就是节后跳空缺口的位置。热点方面,正如本研究员在年初预测的:大盘蓝筹难以充当中流砥柱,资产注入仍是重点盈利目标!
(刘国宏)
首先,对于当前的指数点位,本研究员一直坚持去年3月的观点:沪指4500点仅仅是牛市的开端!!!此观点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正视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国特色”,即沪指2245点、深综指6000点是制度纠错的开始,在此点位之前,只是边缘化的病态市场恢复性上涨的过程。如果我们的市场没有“股权分置”等制度性障碍,并且国民经济的核心资产都在上市公司里,那么,从2001年7月开始算起,在GDP持续保持9%以上的速度增长的良好经济环境里,以沪指2245点、深综指6000点为起点,以2000年7月到2001年7月的涨幅429点(2245-1816)为年均涨幅(考虑到制度纠错之后的政策、市场因素,此涨幅比较理性),到今年7月,沪指应该在4800点(2245+429×6年)附近才合理。考虑到当前市场是在1年内拔高式完成这6年使命的,我们将纠错点位目标调整到4500点附近。相应地,深综指也应在12000点附近才符合市场逻辑。当然,此项推理仅仅是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纠错”而言,尚不包括当前中国经济环境空前向好、存量经济因制度体系的变革而释放的爆发式量能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刺激、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等重要因素。因此,就未来的市场运行趋势而言,沪指将从4500点真正拉开中国牛市核心区域的序幕,此前点位尚在水下,不必为“国际规律”所唬,应正视我国现实国情!
其次,本研究员对当前针对A股市场危言耸听的“市盈率”论持否定态度。作为新兴成长的经济大国,经济运行体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正在使中国担负起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的历史使命。在这样的一个极为特殊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系中,价值重估的标准不是任何一个发达的国家的过往数据可以圈定的。正因如此,当前A股市的市盈率是无法拿国际成熟市场当年发展进程中的30倍左右的数据来框算的。
当前的资产注入仅仅才来开序幕。根据本研究员测算,目前国民经济的核心资产(主要集中在央企、地方大国企、大型民企、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体系内)只有30%左右进入了资本市场,如果进入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存量达到45%,沪指应该在8000点才合理(市场整体市盈率约25倍);如果进入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存量达到60%,沪指应该在12000点才合理(市场整体市盈率约20倍)。因此,在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并引领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完全没有必要对健康恢复上涨的A股市场提心吊胆!如果说A股市场在沪指2245点以下是一个大大的“壳”的话,未来的沪指5000点才是A股市场价值重估的起点!可以这样比喻,在2245点以前,A股市场是一个“乒乓球(规模小且为纯粹的空壳)”,国民经济核心存量资产就是一个大篮球。而发展到目前,A股市场仅仅是一个“小皮球”,而国民经济核心存量资产已经是一个超过篮球大小的“实心铅球”了,要将这个超大铅球分批注入A股市场这个“小皮球”,A股市场必然要爆发式膨胀的!!!
伴随中国经济高歌猛进、改写历史的高潮到来,A股市场将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模仿、不可能比拟的特殊市场!从2007年1月4日至本周,上证综指突破4000大关,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幅分别达到50%和73%,成为今年内全球涨幅最高的指数,中国A股市场继续成为2007年全球最受瞩目的市场。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总是一直那么刺耳!满眼的“疯狂”、“泡沫”伴随着“崩盘”、“暴跌”之类的贬损、诅咒铺天盖地。难道近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不足8000万投资者就是“全民炒股”?难道资产注入成为常态的A股总市值突破16万亿就一定是“疯狂”?中国的资本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进入到价值重估的新阶段,
真的不能用那些所谓的量化的指标来教条地分析我们这个结构性复杂、存量巨大、成长无可限量的A股市场了!
“做多中国”的力量持续气壮山河的鏖战,也该唤醒我们的市场人士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全球的崛起,中国资本市场正以特有的“中国特色”锐意成长,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正通过资本市场体现出来!让我们摒弃“国际”成见,正视大国市场的自身特点,正确认识A股的“黄金十年”,切莫在中华经济强势崛起的这个伟大时代丧失自信,切莫透过“西洋镜”来歪曲、贬损我们这个特殊的市场!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全球的崛起,中国资本市场正以特有的“中国特色”锐意成长,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正通过资本市场体现出来!让我们摒弃“国际”成见,正视大国市场的自身特点,正确认识A股的“黄金十年”,切莫被那些洋学者糊弄!时间与空间反复证明:天量的不断被刷已经成为常态。投资者不要被那些不学无术的股评人士一味看空的误导,继续大胆分享大国经济崛起的资本盛宴吧!4000点关口的震荡延续时间不会太长,不会给出较大的建仓余地,多头力量的持续宣泄造成了一种逼空惯性,多空拉锯只会在短期内出现,围绕整数关口的震荡极限就是节后跳空缺口的位置。热点方面,正如本研究员在年初预测的:大盘蓝筹难以充当中流砥柱,资产注入仍是重点盈利目标!
(刘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