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垄断创新的国度有理论创新的必要吗?
首先我想说的是,
试问,在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之前,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社会,已经发展了上万年,人类走过了每一个阶段不需要理论创新?大家知道,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理论创新功不可没,而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又有多大呢?而最不能令人理解的倒是:即便是我们其中的某一个人,已经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这个国家承认吗?
笔者大致浏览了一下那位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者的文章,不是小看他,与笔者的《科学发展观定律》即《科学发展观模型》或《科学发展观诠释》差多了!可是,他能够成为“创新”理论,而笔者东西,恐怕连大雅之堂也登不上。如此,在这样的一个连“创新”都被垄断了的国家里,还有谈什么、需要什么经济学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有必要吗?
一个不晓得尊重知识和成果的国家有希望吗?
前不久,笔者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扼杀人才和成果的中国科研体制》,一篇是《除非人死的中国科研体制何时休》。其实,还有一篇,但没有发表,它的题目是《建立科研成果认证体系比死好当紧》。为什么没有发?因为我觉得,你就是为了真理、为了理论创新而死了,也没有人待理你!大家知道,为了理论创新不是没有死过人,死得人还少吗?
笔者现在实在是搞不清楚的是:一个连具有现实意义上的人才、科研成果都不尊重的国家,又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培养什么人才呢?培养科技人才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理论创新和出科研成果吗?我们热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怎么会变成如今这个模样?究竟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的人们有问题,还是我们国家的科研体制、理论创新体制更有问题呢?
然而,更加令笔者难以置信的是,一个崇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竟然连宣扬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学说都没有市场!要不是由于有了互联网,恐怕连在这里说话的全力都会被剥夺。可是,在另一方面,一种历代封建帝王无不崇拜的《论语》,却能够在中央电视台之《百家讲坛》上大讲而特讲!祖国!您是否已发了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