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股市热情高涨、人气十足,前所未有的“股民热情”足以将中国股市再炒一个轮回、并能让平均股价再翻一番!然而,中国上市公司确已无力承载4000点乃至3000点的重负;宏观经济也不允许股市继续疯狂下去,经济需要降温,股市更需要冷却。在高频率、多组合出台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股市却反以报复性的上涨方式回击政府的宏观调控。
在这一百年难遇的市场环境下,国有股减持的时机也是千载难逢的。目前,国有股减持已属于“全流通”条件下的一种市场行为,现在已不存在任何“减持”的障碍。
在股市热得不能再热的情况下,国有股减持具有两大重要功效:
一是通过国有股减持,可以直接扩大股市可流通股的有效供给。由于国有股在当前中国股市中所占比重十分巨大,如果不允许国有股减持,将会带来两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方面,如果不让国有股减持,则国有股将会失去在牛市套现的机会,从而会导致国有股增值时机的丧失,这对全流通条件下的国有股股东是极不公平的。该套现升值而不让它减持,这也是对人民的一种犯罪;另一方面,如果不允许国有股减持,则“股改”后的全流通就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不允许国有股减持,则中国股市规模将会永远狭小,那么,中国股市的供给短缺将会长期存在,这显然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国有资产盘活存量、保值增值。
二是选择在牛市疯狂的时候减持国有股,这既是一种完全的、纯粹的市场行为,同时,它也是对疯牛进行直截了当的市场化降温的一种最佳选择。这一手段可能远比货币紧缩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来得更为平缓而卓有成效。
既然已经“全流通”了,则国有股的减持就不再神秘!也不会再像过去那般敏感!因为今天的市场已不同于往日,今天的股民已同于过去!何时减持国有股?先减持哪些行业和地区?减持多大比例?则完全可以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依财政需要或是市场环境而决择!这是“全流通”条件下国有股股东的正当权利!
在国有股的减持行业分布上,笔者主张优先且大比例地减持竞争行业的国有股,尤其是要快速完全减持其中亏损公司的全部国有股,从而使国有资本尽早退出过度竞争的行业,同时暂时保留或长期持有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重大基础设施或资源垄断型行业的国有股,但这些行业的国有股持股比例最低可以降至51%,而不必像现在一样持股高达60%或70%以上。
在国有股的减持地区分布上,可以考虑优先减持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东南部地区的国有股,然后逐步向中西部扩展。因为东部或沿海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国有股减持要求迫切。
在国有股减持比例上,可以遵照证券法及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分期分批逐步市场化减持国有股,这既可以按照市场状况来定,也可以根据减持需要来定。比方,首期减持一个小小的比例,减持额度可能就会有两三万亿元人民币,这足以让目前疯狂的股市慢慢消化半年以上的时间,同时说不定还可以延长本轮牛市的寿命至2008年奥运会闭幕。
鉴于中国经济增长目前主要依赖外资以及外资拉动的外贸,而国内需求尤其是公共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因此,在国有股减持后的资金投向上,笔者认为,可以拿出“减持基金”中的相当部分来弥补国家在社会养老与医疗保障上的历史欠账,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城市经济实用房和廉租公房的投入,从而通过扩大政府公共消费支出提高国民实际福利,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以如此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一定比现在的经济增长来得更有质量、更有人气!
在这一百年难遇的市场环境下,国有股减持的时机也是千载难逢的。目前,国有股减持已属于“全流通”条件下的一种市场行为,现在已不存在任何“减持”的障碍。
在股市热得不能再热的情况下,国有股减持具有两大重要功效:
一是通过国有股减持,可以直接扩大股市可流通股的有效供给。由于国有股在当前中国股市中所占比重十分巨大,如果不允许国有股减持,将会带来两方面的严重后果:一方面,如果不让国有股减持,则国有股将会失去在牛市套现的机会,从而会导致国有股增值时机的丧失,这对全流通条件下的国有股股东是极不公平的。该套现升值而不让它减持,这也是对人民的一种犯罪;另一方面,如果不允许国有股减持,则“股改”后的全流通就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不允许国有股减持,则中国股市规模将会永远狭小,那么,中国股市的供给短缺将会长期存在,这显然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国有资产盘活存量、保值增值。
二是选择在牛市疯狂的时候减持国有股,这既是一种完全的、纯粹的市场行为,同时,它也是对疯牛进行直截了当的市场化降温的一种最佳选择。这一手段可能远比货币紧缩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来得更为平缓而卓有成效。
既然已经“全流通”了,则国有股的减持就不再神秘!也不会再像过去那般敏感!因为今天的市场已不同于往日,今天的股民已同于过去!何时减持国有股?先减持哪些行业和地区?减持多大比例?则完全可以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依财政需要或是市场环境而决择!这是“全流通”条件下国有股股东的正当权利!
在国有股的减持行业分布上,笔者主张优先且大比例地减持竞争行业的国有股,尤其是要快速完全减持其中亏损公司的全部国有股,从而使国有资本尽早退出过度竞争的行业,同时暂时保留或长期持有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重大基础设施或资源垄断型行业的国有股,但这些行业的国有股持股比例最低可以降至51%,而不必像现在一样持股高达60%或70%以上。
在国有股的减持地区分布上,可以考虑优先减持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东南部地区的国有股,然后逐步向中西部扩展。因为东部或沿海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国有股减持要求迫切。
在国有股减持比例上,可以遵照证券法及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分期分批逐步市场化减持国有股,这既可以按照市场状况来定,也可以根据减持需要来定。比方,首期减持一个小小的比例,减持额度可能就会有两三万亿元人民币,这足以让目前疯狂的股市慢慢消化半年以上的时间,同时说不定还可以延长本轮牛市的寿命至2008年奥运会闭幕。
鉴于中国经济增长目前主要依赖外资以及外资拉动的外贸,而国内需求尤其是公共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因此,在国有股减持后的资金投向上,笔者认为,可以拿出“减持基金”中的相当部分来弥补国家在社会养老与医疗保障上的历史欠账,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城市经济实用房和廉租公房的投入,从而通过扩大政府公共消费支出提高国民实际福利,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以如此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一定比现在的经济增长来得更有质量、更有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