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万学子共享教育资助体系的阳光雨露


两千万学子共享教育资助体系的阳光雨露
李华新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今天,在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详解了这一众多学子关心的政策。

    新资助体系出台,无论是资助范围还是资助强度与过去相比都大大增加。张少春说,从资助范围看,国家励志奖学金由每年的0.3%扩大到3%;高校国家助学金由每年的3%扩大到20%;中职国家助学金由每年的5%扩到90%。从资助强度看,国家奖学金由过去每生每年4000元,增加到8000元。新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为每生每年5000元。高校国家助学金由过去生均每年1500元,增加到2000元。中职国家助学金由过去生均每年1000元,增加到1500元。 (2007-05-22 《人民日报》)

    新资助体系对高等学校受资助者进行明确分工:国家奖学金奖励对象是高校中特别优秀的学生,不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都可以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对象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助学金主要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问题。 从从这一点来看,现在的自主计划并非仅是针对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对于优秀学生也是会提供资助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真正落实到位后,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约1800所高校的400万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学生将获得资助。
    而这样做的目的则是不仅只是对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使用这样的一个办法,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此举意味着政府承担为他们读书埋单的主要责任。
    自然相对于国家的资助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个意义,那就是通过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还需要鼓励学生面向国家需要的专业,言外之意,
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安排上,不搞平均主义,要考虑不同类别学校和不同专业的特点,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倾斜,引导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促进高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鼓励困难家庭的学子报效国家,去那些艰苦的地方去,就学于国家需要的农林水专业,这并不是对这些困难家庭学子的歧视和不公,而是一种国家责任和对当代大学生新的期许。
自然对于那些接受了国家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到艰困地区工作的学生,国家还会有具体的优惠措施。
  此外笔者注意到,本次的资助计划,公办民办学校一视同仁 。应该看到这次的国家新的资助体系中,既然没有专门提出公办民办的说法,那么就是这意味着公办民办的待遇是一样的。实际上,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将被纳入新的政策资助体系。

    但是,其中的一条就是民办学校本身也需要拿出块钱来。因为进入民校和普通高校学生的分数不一样,那么学校招生质量和水平不一样,在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上就要有所不同。如果民办学校的收费比公办学校高出很多,所得到的国家助学贷款就会少。
    如此解释,看来还是那些能够进入普通高校学生的资助会在无形中高于民办高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通过国家的资助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责任和义务历来是统一的,国家的付出和你自己的责任,历来是一致的,不能在接受了国家的资助之后,就不在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奉献。因为接受国家教育资助的阳光雨露之后,得到健康茁壮的成长,成材之后应该有所作为,应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也应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