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青年朋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应该自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活才更有意义?
我相信,大家都会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干一番事业,为这个世界做出一点贡献,同时在为世界做贡献的过程中,也尽情地享受一下成功人生的乐趣,实现自已的人生最大价值。这话说得非常好。我们每个有作为有志气的青年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青春,树立远大理想,在大好年华之时干出一番事业来,打造自己的美丽人生。
但是,怎样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呢?
我认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来,首先必须制定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就是一个人选择的事业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目标呢?正确的人生目标必须符合两个标准。第一,必须有益于社会,不能有害于社会;必须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推动作用,而不是起阻碍作用。第二,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就是与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相符合,不能超越自己的客观能力等条件,望尘莫及。
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中航行,如果没有灯塔的指引,不管多么大的轮船也不可能达到预想的彼岸;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穿行,如果没有指南针的指引,不管拥有多么强壮的的身体,也不可能走出森林;在茫茫的人生路上行走,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不管你有多么强的能力,也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所以说,制定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你的事业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知要付出多么大的人生成本。也许等你达到目标的那一天,已经七老八十,油尽灯枯了,还能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呢?而如果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我们就会瞄准目标,直线前进,不必为迷失方向而徘徊不前,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因此,一个人必须尽早制定好人生目标,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生方向,打造出美丽成功的人生。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它靠在一块约两平方公里的绿洲旁。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莱文发现它之前,这地方没有一个人走出大沙漠。村里人对莱文说,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会转回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莱文非常奇怪,于是他雇了一个当地人带路,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走了10天,走了800英里,耗尽了所带的粮食和水,第11天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比塞尔。莱文明白了,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极星,也没有指南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是比塞尔人,要获得成功,光有信心、想法、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我们才能走出茫茫无际的人生沙漠。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再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牵引,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取得成功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并且由于有了正确目标的牵引,对于前进道路上困难和挫折,就会有心理准备,就能够接纳现实与失败,并不断地调试自己的心理,既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1953年,耶鲁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当被问及是否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的书面计划时,结果只有3%的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20年后,有关人员又对这些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有清楚目标并制定了书面计划的3%的学生,在事业成功上远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
为什么3%的学生事业上能有所成功,而97%的学生事业上不能成功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定下人生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方向,才能把远大理想化为自觉的行动。没有目标,对于一个人来说等于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
打开每一部成功人士的传记,循着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足迹,你会发现,所有成功人士在青年时期无不都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成功与目标是一对双胞胎,没有目标,事业不可能成功;没有事业,目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无聊彷徨的岁月,一段漫无目标的生活。有一次,他漫无目标地出了家门,搭乘了一位农民的马车。疾驰中农民问他去哪儿,洛克菲勒用惠特曼的诗句回答说:“我将去我喜欢的地方,让漫长的道路将我带到遥远的地方”。农民满脸惊讶地问了一句:“你没有一个目的地?”说完命令他下车,并严厉地对他说:“游手好闲之徒,你应当找份正当的职业,挣钱过日子。”农民的话让他警省,从此他立志干一番事业,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他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石油帝国。他经常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人生不能没有目标。
是啊,人生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注定失败的人生。人生目标是你生命中的北极星,是你事业中灯塔,是你前进中的动力。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先从制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