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忠
央行日前发布了《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就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提升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和加强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各方反应来看,尚算积极,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分析如下:
一、商业银行的反应
1、对央行《通知》的快速反应与否可以视作对商业银行自身竞争能力强弱的一次检验
比如,央行在《通知》中提高了ATM取款交易上限,借记卡在自动柜员机取款的交易上限由原来每卡每日累计5000元提高至2万元,这给客户取款带来了很大便利。央行《通知》出台后,建行和招行率先做出了反应,交行、发展行等多家银行也随后跟进,但一周过去了,仍有多家银行未作出任何反应,之所以未能及时跟进,据说主要是考虑到风险控制的问题以及自助设备的硬件局限问题(出钞口较小在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改变)。
但就在提高ATM取款交易上限这件事上,深发展和建行的做法却让人令目一新:
(1)深发展:2万元以内客户可自定日取款上限
考虑到不同客户的需要,在上调日取款上限的同时,深发展同步推出个性化的单日取款限额,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深发展借记卡到网点柜台设置2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任意单日最高取款限额,单笔取款限额也可以个性化。为保证资金安全,市民还可申请该行“金卫士”手机确认服务,对超出限额的取款交易,该行系统会自动拨打客户手机,经客户确认后才能取款成功。可以说,深发展的这些举措,较完满地解决了目前各方普遍关注的风险控制问题。让我觉得奇怪的倒是,为什么我们一些自称颇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却反而在这方面无所作为呢?
(2)建行:温馨提示传递安全提示信息
我建行在向新闻媒体提供的通稿中,以“建行有关人士”的名义就安全取现作出强调,这种做法受到各方的欢迎,体现了建行注重贴近媒体、贴近客户。建行ATM等自助设备取现金额提高后,及时增加了新的安全措施,如在ATM机上办理转账手续时,原先的系统只出现账户数字,而新启用的系统将会在转账时出现对方账户开户人的姓名,确保了下一步转账操作的安全可靠性。建行确实在安全措施上下足了功夫。
2、央行《通知》牵涉到一些大的利益调整,理顺利益关系尚需时日
比如,央行这次还全面开通跨行转账功能,通过改进系统设置,实现社会公众和收付费单位在任一银行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就能办理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服务费用和工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统筹等社会保障金的缴纳和发放。尽管央行在《通知》中要求,银行不得拒绝为个人办理跨行转账业务,也不得通过与代收、代付单位进行排他性合作,变相为客户指定开户银行。但是,由于银行与收费单位之间历史形成的商业利益格局一时难以打破,实施起来困难不小,而央行并不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横加干涉,只能由客户向银行施加需求压力,促使银行推出这些服务。
二、客户观点
ATM取款上限调整后,绝大多数市民认为此举方便了市民取款,提高了效率,但也有不少市民对此还有疑虑。
1、上限提高是否增加风险。有客户担心,ATM取款上限上调,是否意味着风险增加。如果银行卡和身份证同时被盗,取款金额越高,自己的损失会越大;也有客户认为,“ATM取款上限上调,单笔取款金额的上限可能也会有所提高,那样ATM机‘数钱’的可靠性会不会越差。因为ATM一下子‘吐’那么多钱,难保不会少一张两张。”
2、担心假钞及遭盗抢风险。据媒体报道,不少市民对于新规定可能增加持卡人遭盗抢的风险表示忧虑。同时由于在ATM提出假钞的消息时有报道,也令一些市民担心大幅提高ATM每日取现上限,增加了拿到假钞的几率。广东一家主要为银行提供ATM以及非现金运营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担心假钞和被盗抢风险,大部分被调查的持卡人办理超过1万元以上取现业务时,更倾向于到银行柜台办理。
3、取款费时费力。有客户认为,ATM取款上限提高,由于绝大多数银行单笔限额仍为2000元,按照平时操作取2万元须分10次操作,耗时耗力;同时,大多数银行跨行单笔取现收费没有下降,以一次最高取2000元来算,需要付出20元的跨行取款费,费用明显增加。这些因素会影响储户使用银行自助设备取款的积极性,最终仍可能选择到柜台排队办理。
三、监管部门观点
对于市民的部分担心,监管部门认为大可不必,并表示目前银行防范ATM取现风险的措施和规定已经基本足够。人民币现钞从发行、印刷、运送到商业银行、从市场回收,都是经过严密管理程序,假钞混入银行及ATM几乎不可能。
根据人民银行、银监会的规定以及各商业银行的操作规程,银行防范持卡人ATM取现出现被盗抢风险的措施包括:一是按规定所有ATM必须配备摄像头,并24小时开启进行监督;二是通过银行卡密码验证确认持卡人身份,三次输入密码错误对银行卡进行锁定;三是银行卡超时操作就被吞卡,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另外,各银行还根据银监会近期的风险提示,在ATM等自助设备内设置提醒银行卡交易风险的操作提示界面。因此,银行严密的防范风险措施能够确保ATM交易安全。
四、网民观点
有网民认为,单纯依靠提高ATM取现限额是治标不治本,拓宽非现金交易渠道才是解决银行排队的最根本办法。网民最希望的是提高ATM取现上限的同时,也能提高网上支付的金额上限。据悉,按照人民银行规定,银行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除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外,单笔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人民币,每日累计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人民币。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银行因为担心风险,限定安全认证方式之外的电子支付只有1000~3000元,低于央行规定的上限。
但网上支付如无足够的安全保障,提高上限无异于开门揖盗。
五、笔者的观点
1、应该说,央行此次推出的缓解银行营业大厅长龙的七项措施各方反响极好,有些还是商业银行为此反映了多少年的老大难问题,如提高自动柜员机取款交易上限等。
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效率和水平,优化生态环境,缓解银行排队难题。但央行光推出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央行和银监会还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如系统清理原来政策和规定的不尽合理之处,在银证、银基、银保利益问题上的统一协调(如第三方托管与银证通相比,就明显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柜面压力)等等。
2、提高ATM取款上限应是一件个性化的事,应分为两个层面操作,一个是政策层面的,需要做的是确定取款最高上限和制订配套管理制度,另一个是商业银行层面的,需要做的是根据客户定级和客户意愿给客户确定个性化的取款上限,既最大程度控制住了风险,又满足客户个性化取款需要。深发展已作出了表率。
上限提高后,一方面,持卡人要加强个人风险防范意识,注意保管好个人密码和银行卡;但更重要的,还是商业银行在调整取款上限参数时就要将此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系统程序设计、安全保卫和报警、快速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特别是对于离行式ATM机,商业银行在安全措施方面可能要下更大的功夫了,离行但不能离开安全保障,否则,客户都不敢在离行式ATM机上操作,这离行式不就都变成了摆设了吗?
3、央行跨行转账、小额支付等推广难的关键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利益分配问题不解决好,央行、银监会包括银行业同业公会推出的许多举措都会被大打折扣,甚至成为泡影。
由于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和行政单位的强权,随着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这就造成了每一家银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与这些垄断部门联合,签订协议,推出银行缴费排他性业务。而垄断部门也乐于与一家商业银行合作并指定一张卡,既可得到一些好处,也可省去多家银行多张卡带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的麻烦。其实,这就是症结所在。
建议大家可以学学深圳的交管部门和建设银行的合作方式,以前深圳的交通规费只能在建行缴,后来为了方便市民,交管部门和建行合作,主动开发了面向全市所有商业银行的开放式缴费模式,给深圳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建议关注国有大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全面开通跨行转账是这样,取消跨行查询手续费也是这样,明显对小银行有利,对大银行不利,却没有人去关心讨论。这样下去,中国几个大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差,不要说与外资银行平等竞争,连与国内中小股份制银行平等竞争的资格都会丧失,谈何国民待遇?
5、要真正解决好长龙问题,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都应更多地从治本上着手,而不是在面上做文章。中国的媒体记者在这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的大方向要正确,不要跟着老百姓起哄,那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版权所有,若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Email:[email protected]
央行日前发布了《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就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提升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和加强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各方反应来看,尚算积极,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分析如下:
一、商业银行的反应
1、对央行《通知》的快速反应与否可以视作对商业银行自身竞争能力强弱的一次检验
比如,央行在《通知》中提高了ATM取款交易上限,借记卡在自动柜员机取款的交易上限由原来每卡每日累计5000元提高至2万元,这给客户取款带来了很大便利。央行《通知》出台后,建行和招行率先做出了反应,交行、发展行等多家银行也随后跟进,但一周过去了,仍有多家银行未作出任何反应,之所以未能及时跟进,据说主要是考虑到风险控制的问题以及自助设备的硬件局限问题(出钞口较小在短期内也难以得到改变)。
但就在提高ATM取款交易上限这件事上,深发展和建行的做法却让人令目一新:
(1)深发展:2万元以内客户可自定日取款上限
考虑到不同客户的需要,在上调日取款上限的同时,深发展同步推出个性化的单日取款限额,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件、深发展借记卡到网点柜台设置2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任意单日最高取款限额,单笔取款限额也可以个性化。为保证资金安全,市民还可申请该行“金卫士”手机确认服务,对超出限额的取款交易,该行系统会自动拨打客户手机,经客户确认后才能取款成功。可以说,深发展的这些举措,较完满地解决了目前各方普遍关注的风险控制问题。让我觉得奇怪的倒是,为什么我们一些自称颇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却反而在这方面无所作为呢?
(2)建行:温馨提示传递安全提示信息
我建行在向新闻媒体提供的通稿中,以“建行有关人士”的名义就安全取现作出强调,这种做法受到各方的欢迎,体现了建行注重贴近媒体、贴近客户。建行ATM等自助设备取现金额提高后,及时增加了新的安全措施,如在ATM机上办理转账手续时,原先的系统只出现账户数字,而新启用的系统将会在转账时出现对方账户开户人的姓名,确保了下一步转账操作的安全可靠性。建行确实在安全措施上下足了功夫。
2、央行《通知》牵涉到一些大的利益调整,理顺利益关系尚需时日
比如,央行这次还全面开通跨行转账功能,通过改进系统设置,实现社会公众和收付费单位在任一银行开立一个结算账户就能办理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服务费用和工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统筹等社会保障金的缴纳和发放。尽管央行在《通知》中要求,银行不得拒绝为个人办理跨行转账业务,也不得通过与代收、代付单位进行排他性合作,变相为客户指定开户银行。但是,由于银行与收费单位之间历史形成的商业利益格局一时难以打破,实施起来困难不小,而央行并不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横加干涉,只能由客户向银行施加需求压力,促使银行推出这些服务。
二、客户观点
ATM取款上限调整后,绝大多数市民认为此举方便了市民取款,提高了效率,但也有不少市民对此还有疑虑。
1、上限提高是否增加风险。有客户担心,ATM取款上限上调,是否意味着风险增加。如果银行卡和身份证同时被盗,取款金额越高,自己的损失会越大;也有客户认为,“ATM取款上限上调,单笔取款金额的上限可能也会有所提高,那样ATM机‘数钱’的可靠性会不会越差。因为ATM一下子‘吐’那么多钱,难保不会少一张两张。”
2、担心假钞及遭盗抢风险。据媒体报道,不少市民对于新规定可能增加持卡人遭盗抢的风险表示忧虑。同时由于在ATM提出假钞的消息时有报道,也令一些市民担心大幅提高ATM每日取现上限,增加了拿到假钞的几率。广东一家主要为银行提供ATM以及非现金运营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担心假钞和被盗抢风险,大部分被调查的持卡人办理超过1万元以上取现业务时,更倾向于到银行柜台办理。
3、取款费时费力。有客户认为,ATM取款上限提高,由于绝大多数银行单笔限额仍为2000元,按照平时操作取2万元须分10次操作,耗时耗力;同时,大多数银行跨行单笔取现收费没有下降,以一次最高取2000元来算,需要付出20元的跨行取款费,费用明显增加。这些因素会影响储户使用银行自助设备取款的积极性,最终仍可能选择到柜台排队办理。
三、监管部门观点
对于市民的部分担心,监管部门认为大可不必,并表示目前银行防范ATM取现风险的措施和规定已经基本足够。人民币现钞从发行、印刷、运送到商业银行、从市场回收,都是经过严密管理程序,假钞混入银行及ATM几乎不可能。
根据人民银行、银监会的规定以及各商业银行的操作规程,银行防范持卡人ATM取现出现被盗抢风险的措施包括:一是按规定所有ATM必须配备摄像头,并24小时开启进行监督;二是通过银行卡密码验证确认持卡人身份,三次输入密码错误对银行卡进行锁定;三是银行卡超时操作就被吞卡,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另外,各银行还根据银监会近期的风险提示,在ATM等自助设备内设置提醒银行卡交易风险的操作提示界面。因此,银行严密的防范风险措施能够确保ATM交易安全。
四、网民观点
有网民认为,单纯依靠提高ATM取现限额是治标不治本,拓宽非现金交易渠道才是解决银行排队的最根本办法。网民最希望的是提高ATM取现上限的同时,也能提高网上支付的金额上限。据悉,按照人民银行规定,银行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除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外,单笔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人民币,每日累计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人民币。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银行因为担心风险,限定安全认证方式之外的电子支付只有1000~3000元,低于央行规定的上限。
但网上支付如无足够的安全保障,提高上限无异于开门揖盗。
五、笔者的观点
1、应该说,央行此次推出的缓解银行营业大厅长龙的七项措施各方反响极好,有些还是商业银行为此反映了多少年的老大难问题,如提高自动柜员机取款交易上限等。
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个人支付结算服务效率和水平,优化生态环境,缓解银行排队难题。但央行光推出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央行和银监会还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如系统清理原来政策和规定的不尽合理之处,在银证、银基、银保利益问题上的统一协调(如第三方托管与银证通相比,就明显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柜面压力)等等。
2、提高ATM取款上限应是一件个性化的事,应分为两个层面操作,一个是政策层面的,需要做的是确定取款最高上限和制订配套管理制度,另一个是商业银行层面的,需要做的是根据客户定级和客户意愿给客户确定个性化的取款上限,既最大程度控制住了风险,又满足客户个性化取款需要。深发展已作出了表率。
上限提高后,一方面,持卡人要加强个人风险防范意识,注意保管好个人密码和银行卡;但更重要的,还是商业银行在调整取款上限参数时就要将此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系统程序设计、安全保卫和报警、快速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特别是对于离行式ATM机,商业银行在安全措施方面可能要下更大的功夫了,离行但不能离开安全保障,否则,客户都不敢在离行式ATM机上操作,这离行式不就都变成了摆设了吗?
3、央行跨行转账、小额支付等推广难的关键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利益分配问题不解决好,央行、银监会包括银行业同业公会推出的许多举措都会被大打折扣,甚至成为泡影。
由于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和行政单位的强权,随着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这就造成了每一家银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与这些垄断部门联合,签订协议,推出银行缴费排他性业务。而垄断部门也乐于与一家商业银行合作并指定一张卡,既可得到一些好处,也可省去多家银行多张卡带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的麻烦。其实,这就是症结所在。
建议大家可以学学深圳的交管部门和建设银行的合作方式,以前深圳的交通规费只能在建行缴,后来为了方便市民,交管部门和建行合作,主动开发了面向全市所有商业银行的开放式缴费模式,给深圳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建议关注国有大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全面开通跨行转账是这样,取消跨行查询手续费也是这样,明显对小银行有利,对大银行不利,却没有人去关心讨论。这样下去,中国几个大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差,不要说与外资银行平等竞争,连与国内中小股份制银行平等竞争的资格都会丧失,谈何国民待遇?
5、要真正解决好长龙问题,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都应更多地从治本上着手,而不是在面上做文章。中国的媒体记者在这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的大方向要正确,不要跟着老百姓起哄,那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版权所有,若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