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折腾”问题答祝子博友


祝子博友在对我《关于“文革”致帅好》的“评论”中,提出五个关于“人生折腾”的问题,现扼要回答如下:

一、折腾怎么界定,呼吸、吃饭、睡觉是不是折腾?“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是不是?出家修行、孤身悟道是不是?生病是不是?

呼吸、吃饭、睡觉、生病,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都是折腾;一句话,一个人生、老、病、死的一生都在折腾。呵呵,祝子说了,看过我的文章之后“知道一切都是折腾”。

人来到世上开始是个“无”,然后伴随成长与衰老慢慢拥有各种形式的“有”。“拥有”是一种“感觉”,到死的时候闭上眼睛,“感觉”消失了,于是重归于“无”。世间人生唯一有内容的是,在两个实质为“无”的点之间,充满了精彩的实质为“有”的折腾;如果没有折腾,不仅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无”,整个人生的全过程也是“无”,那么生活就是一场“空”了。

人类生活方式有两种:世间人生和世出人生。世间人生是一种充满矛盾的人际和自心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我们每个人每天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折腾。我小时在家放牛那会,经常听到终年辛劳的村民们慨叹: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不就是“吃做、吃做、做吃做”吗?家乡老农这句概括人生内容和意义的话语非常确切,因为人生折腾的就是“吃饭”和“干活”这两件事,或者说人生“有”的就是“吃饭”与“干活”这两件事。

出家修行、孤身悟道不是折腾,折腾是世俗人生的内容和意义所在。某些高人和先知正是看透了世间恶性循环着的折腾宿命,才走出循环折腾去出家修行、孤身悟道。严格说修行、悟道是从“世间”到达真正“世出”的过度形式,如果修行无果、悟道不得,还是又掉到了世间折腾的循环中去。“我家”人生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人生折腾,二是超越知识;前者管世间,后者管世出。

二、折腾的动力是什么?

人生折腾的动力是“自利”本性,用我的话来讲就是“折腾液”。人的“自利”本性(“折腾液”)是超人力量赋予的;人生折腾就像一场木偶戏表演,控制折腾表演的是超人力量。这个道理可以用一个比方来说明——超人力量刚把“肉身人”造好的时候,这些“肉身人”还是一具具“死尸”。死尸最大的特点是不会折腾,所以老百姓常骂那些缺乏折腾行为的人说“你是死人吗!”让这些“死人”折腾起来的前提是:必须使他们对折腾有兴趣、欲望和积极性,也就是祝子所说的“动力”。于是超人力量就拿起“注射器”来,给这些“停尸房”中的“死人”注入一种含有情爱、自尊、虚荣、面子、忌妒、憎恨、发泄、报复、自私、贪财、贪吃、贪生、怕死、好色、性欲等人性因子的“折腾液”。“死人”被“折腾液”激活,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讲、吵、打的折腾了。

千百年来,人类所有的世俗思想家们都认为,所有精彩的人生折腾都是人类智慧的杰作;而不知道“人”是超人力量的“作品”,人生的折腾游戏也是超人力量的“作品”,因为人生折腾的“动力”是超人力量赋予和控制的。

三、折腾的目的是什么?

具体的“人”与“群”折腾的目的千差万别、各有所求,当然也有相同或共同的目的。“我家”折腾理论(祝子所谓“折腾主义”)主张有意义的目的应是“快乐”,并且主张快乐折腾,即快乐去折腾、折腾求快乐。

从宏观和抽象的角度讲,人生折腾没有目的,是没有目的的矛盾、循环折腾。“人”是超人力量射出的“箭”,“飞行”(折腾)身不由己,没有目的(目标)可言;或者说目的(目标)依然是折腾,是生生死死、永无止息的循环折腾,折腾的目的就是折腾本身。

四、不同的个体是不是都在一样的折腾?如果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折腾?不同的折腾有没有价值高下之分?从文章中可看出,标准有一个,就是快乐的折腾,自身的快乐折腾和他人的快乐折腾哪一个价值更高?当下的快乐折腾和长久的快乐折腾哪一个价值更高?

世间任何不同的个体“人”都在一样地折腾,一样被“自利”的本性(动力)驱使着折腾,当然折腾的形式可以不一样。从世出的眼光看,不同的折腾没有价值高下之分,世间国王和乞丐的折腾都没有价值高下之分;从世间的眼光看,“人”可以根据知识和知识标准来定义不同折腾的不同价值和价值大小。

祝子说得对,当“我”(陈嘉珉)作为世俗之“人”时,我主张人生折腾最有意义的价值是“快乐”,快乐的多少也就是价值的大小。那么“自身的快乐折腾和他人的快乐折腾哪一个价值更高?”这个问题因人而易,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快乐的感觉不一样,而且不易被别人理解。

“当下的快乐折腾和长久的快乐折腾哪一个价值更高?”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是折腾的什么事项,以及世间之“人”和“群”对该折腾事项所拥有、赞同的知识和知识标准;其次也因时、因地、因人而易。

五、折腾过程有没有必然性,是完全的布朗运动吗?从文中可以看出你承认一定的必然性,在什么程度上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人是否可以认识,可以把握?

我不懂植物学,但在人生、社会、历史的折腾中,“布朗运动”是不存在的。爱因斯坦不是曾经创立支配“布朗运动”的数学定律吗?说明超人力量创造了千姿百态的世界,任何一种无规则的现象本身也是有规则的。人生的折腾过程完全有必然性,而且偶然性也是必然性,“偶然”只是形式,因为“人”、“群”的命运有定数。这种必然性可以认识,因为“人”、“群”的命运定数可以认识。折腾过程在极高的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百分之百)有必然性,但认识必然性的可能性总体上只在中等或中等偏高的程度。命运定数不能完全把握,这是超人力量的规定;因为超人力量规定人生折腾的最高法则是矛盾、循环与平衡;如果世间之人能够彻底了解和完全把握命运定数,那么人生折腾就纯粹是一种死板、程序化的活动了,就会枯燥无味、没有悬念刺激了。

认识命运定数的方法很重要。有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在大学讲台上和大学生们讲解他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感悟时,侃侃而谈“要把握自己的命运”以及“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可是第二天他就翻车死了,这说明他还是没有“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得意地以为,依靠现代的一套管理理论、人生哲学和自己的天赋才能,就可以“把握自己命运”,而不知道“易经”里边“已经”明明写着——你次日必死!呵呵。

感谢祝子博友费时阅读我的长篇大论、关注我的人生理论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同时感激祝子把我的人生理论概括为“折腾主义”,但还有另外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超越知识”。

(陈嘉珉,2007年1月16日)

人生折腾-超越知识: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