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新奴隶时代的人们


 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与历史书上说的奴隶社会相比较确实进步了

  可是不同社会阶段的概念是人类自身为了方便研究其发展历史而定义的东东,从另一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本身的反省和觉悟,所以认为只有奴隶社会被统治的阶级才称为奴隶,是思维格式化的体现.

  人性是一种积淀的东西,本身因积淀而存在,因为它一开始就是不存在的,它的起点是兽性,起点的载体是猿猴.正因为我们的人类社会曾经经历过奴隶社会,这成为了历史,历史在现阶段是不可能被颠覆的,所以奴性埋藏潜伏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是不可否认的了.

  也许正因为奴性以一种潜意识的形式存在,是很难被人们自身发觉而进行反抗斗争了.如果想压抑奴性的隐性基因,获得人性的自由,就意味着对当下时代和社会的不兼容,一种被排斥的无形力量会让人产生孤独的痛苦.于是在矛盾还不是很激烈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迎合他人设定的成功标准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希望在他人的认可下获得幸福的感受,这种迎合其实就是其奴性的体现罢.

  以上分析的角度是人们的奴性体现,那奴性的本质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呢?很显然是人类社会本身发展到一定时期阶段的产物,而先奴隶时代的人们是平等互助的.其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横,源于人类本身且制约着人类本身.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的社会制度,法律条文及道德约束正体现这一相互制横关系.

  那为什么人们之间要有这种与人性自由相冲突的关系存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需要的是集体智慧,靠单个分散个体的力量是不可能去应对外界埋伏的危机.首先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未完成的事业需要靠后辈才得以传承.其次,未知世界是无限的,对无限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一个人精力有限.所以个体的局限性与世界未知的无穷性构成了一对矛盾,而只有组织成社会群体才能尽量地克服个体局限,化解矛盾.

  然而对于人来说,不单单只是为应对危机与未知世界而求发展的需求啊,人还渴望真正的生活----阳光,沙滩,音乐,爱情.....,很难想象一个人整天担心这个忧郁那个,并拼命的工作赚大把钞票应对将来的不确定性,但是现代社会里,这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真实的生活写照.为什么通讯工具方便沟通了,火车提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却成正相关关系加快了呢?照理说,人们应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享受生活啊?

  这不需要什么解释,因为这个世界在变态...............

  我们生活在经济时代-----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正因为物质稀缺性与需求无限性,未添满的欲望空缺就产生了.当你的幸福感处处受制于物,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准则,那就是被物质给奴役了,时下的HOT TAGS中就有房奴这个词语的出现.

  所以国家政府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的战略意图,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缓解上述矛盾的激化.但在市场经济中,必须考虑到市场的有效需求,所以另一方面政府在两会上也着重的提出刺激内需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前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期,出口生产是重要的产业政策导向,直到现在才在外汇储备压力过大和国际贸易争端频繁的情况下开始转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并考虑到本国市场需求状况.>这样看来来的话,似乎有点矛盾啊?政府和企业在引诱消费,不是将欲望的缺口弥和起来,反而撕扯得越来越大!确实更高的需求和物质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使经济实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但是更高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要跟着升级,而人们的精神呢?信仰呢?人们的幸福感受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质的消费体验,如今天买房,明天买车才会感觉幸福,这样的社会还会和谐么?另一方面物质的生产发展可以是无穷尽的么?物质的稀缺性是绝对的,石油能源问题,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变暖,森林植被的破坏与物种的灭绝,人类能改造大自然,但是你有能力掌控整个生态循环系统的和谐运转而不至失横么?

  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它也开始慢慢地成为了物质的帮凶一起合谋奴役人们了.让我们来看看政府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吧!
   货币在政治经济学里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备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功能.但是随着经济活动的频繁开展,作为实物货币的金属货币的局限性开始显现,纸币应运而生了,尽管它没有任何价值,却作为货币符号执行流通职能,方便交易,也克服了黄金的数量限制问题.布雷诺森林体系的垮台宣布纸币与黄金脱钩,却仍能流通,说明政府信用是现代货币的本质.于是政府开始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制定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人们的经济行为.
   反正个人觉得这场游戏的代价太大了,我们都是普通的人,真实的人,除了工作和发展问题,我们还需要生活,象人一样好好享受生命的恩赐.

  终于写完了,总算给自己一个交代了,如果你也是奴隶的话,也就不要愤世嫉俗,

  哎呀,当个快乐的奴隶也未尝不可,何必和这个社会斤斤计较呢?这样反而被别人认为是我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