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不需要“口水战”


    就像股市存在多头与空头一样,无论熊市还是牛市,对于市场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笔者依稀记得,去年上证指数跨越1300点时,有人就提出1300点之上存在泡沫。但是,年底指数却收在2600点之上。

    其实,到底股指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才存在泡沫,市场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认为自己有道理,但都无法说服谁。股谚云,市场总是对的。如果市场真的存在泡沫的话,不到其破灭的那一刻,双方是分不出高下的。

    但是,随着股指的上涨,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却是不争的事实,不管牛市走到什么阶段。也正因如此,今年股指上攻3000点之际,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的泡沫论出现了。其后,谢国忠等也提出相似的观点。但市场就是市场,他们的泡沫论最终被湮没在股指的上涨之中。相反,在上证指数成功越过3000点之后,泡沫论反而沉寂了。谁对谁错,似乎无需再争论。即使你有再多的论据、有再多的成熟市场的经验来证明,同样也无济于事。

    当前股指已攀上4000点的大关,结构性泡沫、价值高估已取代原来的泡沫论。于是乎,支持者与反对者又为之争得不亦乐乎。客观地讲,40余倍的市盈率、垃圾股已经不再低的股价,要说没有泡沫是站不住脚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处理。如果总是无休止地争论下去,笔者以及并没有太大的益处。

    日前,在“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上,被主持人称为“中国第一牛派”的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与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来了个现场PK。关于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双方各抒己见。韩志国认为,在新的时期下,利润将成为社会GDP的主要导向,人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号召推动全社会追逐利润。逐利将成为市场灵魂,全社会将进入市场竞争时代。而左小蕾则始终认为不该涨而不停地天天涨,利率提升也涨、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还涨,市场明显已经开始出现失控的迹象,无视政策影响,盲目地推高股市蕴含着极大的市场风险。在谈到泡沫时,左小蕾认为“就是它涨才是泡沫。”

    基于对市场不同角度的认识,显然各有道理,但其唇枪舌剑并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真理越辩越明?笔者不这样认为。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它决不总是青睐少数人。目前市场上看多者甚众,看空者亦不少。牛市到底能走多远,没有人知道。

    市场运行自有其规律所在。正所谓股市没有专家,纵观中国股市的每一波行情,预测者均不少,然而又有几人能够预测准?2005年国内十大机构预测去年的点位时,有机构预测最高可达1550点,曾被市场认为是天方夜谭,另有机构预测最高点位1800点的,结果被认为是大脑进水了。回头看,就是这家机构与实际点位最接近,确实是对嘲笑者极大的讽刺。

    股改后的市场与原先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仍然沿用“老皇历”或套用其它市场的经验来看待这个市场,注定被市场所遗弃。新高之后有新高,天量之后有天量,这就是市场。牛市中的“口水战”除了增加投资者的“噱头”之外,到底又有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