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不是不工作,而是不定点工作,工作大多在移动状态中进行。我称他们为“移动工作者”。
今年初,一位朋友到上海来,我带他逛了外滩、衡山路、瑞金宾馆和城隍庙等,但这位老兄无心于风景,他最大的疑问是:上海哪来这么多闲人,上班时间一堆人在外头晃。
我三年前刚来时,也有同样感觉,后来才了解,上海人不是不工作,而是不定点工作,工作大多在移动状态中进行。上海目前常住的两千万人中,本地人不到一半,外地(含国外)来的超过一半。
上海开埠一百六十多年来,一直是个商贸城市,来此多以做生意和找机会为主,天生就是个人进人出、移动极频繁的城市。
公共建设的规划,正是为这种移动性格服务。纽约有JFK、Newark和Laguadia三座机场,东京有成田和羽田两座机场,上海则有虹桥和浦东两座机场,也是中国唯一有两座机场的城市。从浦东机场往市区行进的磁浮列车,将来将一路连到杭州,方便商务人士往来上海与杭州。从上海到北京的京沪高速铁路,正在规划中。上海市区目前已开通四线地铁,还有六线在建设中,预计2010年世博会前将完工通车。此外,上海还有两个火车站。
所有这些努力,就是确保所有的人和货物进到上海后,能快速输送出去,这是它的商业性格,也反映在工作者身上。我刚到上海的头两年,经常带着笔记型计算机到不同的咖啡店坐,隔壁桌经常都是在谈生意、谈买卖、谈投资的,我成了真正的闲人。
更多时候,是双方谈出兴趣来,开始进入细节,然后便拿起手机拨回公司,询问这一型号的货还有没有,数量下多少时报价是多少,然后对方也打手机回去问,来回几趟后把事情敲定,桌上的咖啡杯也正好喝完。
比较年轻一点的,通常会从袋子里拿出笔记本计算机,调出档案来做简报,如果有无线网络能连上网,还可以向对方介绍自己公司网站。上海这两年可以无线上网的咖啡店多了很多,自然不是为了服务那些在固定办公室里工作的那群人。
经济学告诉我们,钱要流动,才能带动经济,一块钱最终能产生五块钱的效果。对于人和商机也是,要流动才能增加撮合机率,连带提高成交机会。在上海,每一个经常在咖啡店、餐厅和酒吧里逗留的人,就是商机的载体。他们或者住在这个城市,或者是短期出差到此,但性质一样。
我称他们为“移动工作者”(mobileoffice,homeoffice,MOHO),有别于先前的“在家工作者”(smalloffice,homeoffice,SOHO,相对于更早的办公室员工),因为这些人的工作地点不在办公室也不在家里。
对于曾经身为MOHO的我来说,最感不方便的,倒不是咖啡店里的咖啡难喝,而是店里没有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
另外,随身带着笔记本计算机也不方便,一台1.3公斤的小家伙拿起来不重,背两个小时却也不轻松。如果手机能有USB插头,出门前把文件存在随身碟里,在外头有需要时,再把随身碟接入手机,利用手机上网把文件发出去,还省掉打印再传真的麻烦。
上海是中国的缩影,也是世界的缩影,各地各国的人都到这里来找机会,就像上个世纪的纽约。“纽约客”(NewYorker)后来成为一种都市中产阶级的符号,正在成型的“上海客”(Shanghaier),则有机会成为新一代工作者的批注。
今年初,一位朋友到上海来,我带他逛了外滩、衡山路、瑞金宾馆和城隍庙等,但这位老兄无心于风景,他最大的疑问是:上海哪来这么多闲人,上班时间一堆人在外头晃。
我三年前刚来时,也有同样感觉,后来才了解,上海人不是不工作,而是不定点工作,工作大多在移动状态中进行。上海目前常住的两千万人中,本地人不到一半,外地(含国外)来的超过一半。
上海开埠一百六十多年来,一直是个商贸城市,来此多以做生意和找机会为主,天生就是个人进人出、移动极频繁的城市。
公共建设的规划,正是为这种移动性格服务。纽约有JFK、Newark和Laguadia三座机场,东京有成田和羽田两座机场,上海则有虹桥和浦东两座机场,也是中国唯一有两座机场的城市。从浦东机场往市区行进的磁浮列车,将来将一路连到杭州,方便商务人士往来上海与杭州。从上海到北京的京沪高速铁路,正在规划中。上海市区目前已开通四线地铁,还有六线在建设中,预计2010年世博会前将完工通车。此外,上海还有两个火车站。
所有这些努力,就是确保所有的人和货物进到上海后,能快速输送出去,这是它的商业性格,也反映在工作者身上。我刚到上海的头两年,经常带着笔记型计算机到不同的咖啡店坐,隔壁桌经常都是在谈生意、谈买卖、谈投资的,我成了真正的闲人。
更多时候,是双方谈出兴趣来,开始进入细节,然后便拿起手机拨回公司,询问这一型号的货还有没有,数量下多少时报价是多少,然后对方也打手机回去问,来回几趟后把事情敲定,桌上的咖啡杯也正好喝完。
比较年轻一点的,通常会从袋子里拿出笔记本计算机,调出档案来做简报,如果有无线网络能连上网,还可以向对方介绍自己公司网站。上海这两年可以无线上网的咖啡店多了很多,自然不是为了服务那些在固定办公室里工作的那群人。
经济学告诉我们,钱要流动,才能带动经济,一块钱最终能产生五块钱的效果。对于人和商机也是,要流动才能增加撮合机率,连带提高成交机会。在上海,每一个经常在咖啡店、餐厅和酒吧里逗留的人,就是商机的载体。他们或者住在这个城市,或者是短期出差到此,但性质一样。
我称他们为“移动工作者”(mobileoffice,homeoffice,MOHO),有别于先前的“在家工作者”(smalloffice,homeoffice,SOHO,相对于更早的办公室员工),因为这些人的工作地点不在办公室也不在家里。
对于曾经身为MOHO的我来说,最感不方便的,倒不是咖啡店里的咖啡难喝,而是店里没有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
另外,随身带着笔记本计算机也不方便,一台1.3公斤的小家伙拿起来不重,背两个小时却也不轻松。如果手机能有USB插头,出门前把文件存在随身碟里,在外头有需要时,再把随身碟接入手机,利用手机上网把文件发出去,还省掉打印再传真的麻烦。
上海是中国的缩影,也是世界的缩影,各地各国的人都到这里来找机会,就像上个世纪的纽约。“纽约客”(NewYorker)后来成为一种都市中产阶级的符号,正在成型的“上海客”(Shanghaier),则有机会成为新一代工作者的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