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人生的意义是折腾] 折腾不仅是人生的内容,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的本性不只是想被动、机械地做“有”的“填空题”,还要积极主动、有声有色地做“有”的“论述题”,即不只是想要“有”,而且还想把“有”玩得精彩,玩出花样来。于是人生因折腾而变得光怪陆离、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因折腾而变得充实和有意义。人是为“有”而出生、而活着的,芸芸众生不会悲叹自己一生“无”的起点和重归于“无”的终点,就是因为在这个“一无所有”的起点和终点之间,那一大段“有”是富有意义的。人们都着迷于生当其中的“有”的多彩,才忽视了两端“无”的失落;而“有”的价值、“有”的味道,则正是在于“折腾”。如吃喝、劳作、争吵、算计、打架、恋爱、做爱等等折腾,都能使人生变得意义深远、趣味无穷。如果人生折腾停止,我们渴求的境界就会成为一种令人沮丧乏味而不能忍受的形式。几年前我认识一对被某市妇联评为“五好文明家庭”的“模范夫妻”,很多人都向他(她)们讨教夫妻家庭恩爱和睦的秘诀,可他(她)们却在结婚七年之后的今年初离婚了。原因就是女方长期以来,是一个言行机械温顺、没有主见、不苟言笑、不生喜怒、不好玩乐,每天按着常规上下班、带孩子、吃饭、睡觉的人。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没有矛盾、冲突,表现出异常和谐的平静状态。可她的丈夫却无法忍受这种像一潭死水般平静的生活,因此而提出离婚了。他的丈夫对我说:“如果她能够给我一个开心的笑容,或者恨我、骂我甚至打我,或者甚至于她会有个外遇,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那么我们也许不会离异。”他们的婚姻人生没有兴奋点,折腾不起来,甚至也不能像木偶人那样被别人激活、折腾起来,我想这就是那个丈夫如果是一个聪明人而他(她)们必然要分离的原因。试把人生扩大开来看,如果今天的世界上没有饥饿与反饥饿、恐怖与反恐怖、战争与和平等诸多折腾,人类会有多么无聊以至于无法忍受那种和平安宁的状态。对于世俗人生而言,和平与安宁是最危险的敌人,因为它隐藏着折腾的积累和爆炸。人生、社会、历史处在经常的讲、吵、打折腾之中,“有害信息和知识”的杀伤力就会处于分散减弱的平衡状态;如果积累起来,无论是爱和恨,都是“无法承受之痛”啊——辩证地看,这是折腾之于和平最有意义的地方。
秋阳网友,你一定通读过《红楼梦》吧。我从中学时候起,通过小画书、原著、电影、电视剧等载体,曾把《红楼梦》故事重温了无数遍;但无论怎么观看、品读,都感觉那是一部很无聊的书。可是近两年来我发现,《红楼梦》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地方,而且依我看可能是它唯一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它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很好玩、很有意义的游戏,因为人生的折腾特别有味道。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作者别出心裁、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人生和爱情的折腾,使这部八十余万言的“巨著”充满了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生长福中、吃穿无忧的贵族青年爱情折腾的无数精彩回合,使迷恋折腾的凡夫俗子们观赏得如痴如醉、不能自已。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题为“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其含义就是,人生需要在“福”、“情”等诸多方面无休无止地折腾。恰在这一回小说中,作者细致传神地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折腾。贾、林相爱,却从不坦率地说清道明,而要假假真真、无中生有地折腾出许多的故事来。“人心”是个“怪”,折腾啊折腾,小事当大事折腾,无事便找事折腾,这不仅是小说的精彩之处,也是人生的精彩和诱人之处。曹雪芹说,贾宝玉从小患有一种“下流痴病”,这个“病”用我的话来讲就是“折腾癖”,像鲁迅那样所患的“折腾癖”,只不过贾宝玉更多地是感情上的折腾癖。他“早存了一段心事”,一直爱着林黛玉,“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加倍地折腾别人和自己。而林黛玉呢,“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是个了不得的折腾癖,“也每用假情试探”。在他俩之间,“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真假掺拌相斗,“其间琐琐碎碎”,就“难保不有口角之争”了。正如作者所言,这对小情人常将“求近之心”折腾成“疏远之意”,“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 但却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可是啊——如果“一个心”不分开成“两个心”来计较和折腾,那爱情和人生又有何内容和意义呢?这部杰出的作品告诉我们,要得人生和爱情的丰富多彩、刻骨铭心,就不能畏惧折腾、讨厌折腾,而要勇敢地面对折腾并积极投入到折腾中去。
我而今看《红楼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曹雪芹是中国描写爱情折腾的第一高手!《红楼梦》把世俗社会中生活、爱情折腾的伟大、精彩描写到了极致。只要你细读此书,就会感觉所有人间的爱情折腾都相形见绌、小如芝麻而不值一顾。所以我读了《红楼梦》,对其余的爱情故事书不再产生浓厚兴趣,而男女间的故事,就只对“性”尚存余兴了。可是我读了《金瓶梅》,却毫无“性尽”之感,仍然对性的故事富有兴趣。我想这就是《红楼梦》比《金瓶梅》高一筹的地方:前者已经把“情”折腾“绝”了,而后者却远没有把“爱”做到“高潮”。
人生折腾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多数不愉快的折腾总是要后悔,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折腾也是这样。当他俩听到贾母抱怨“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语之后,突然好似参禅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虽不曾会面,然而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么!秋阳网友,你和你男朋友几番不愉快的折腾,最后还是重温旧情、害怕分离,不也还是“两地一心”吗?人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折腾之后,常会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事后聪明”之叹。于是有许多人会信誓旦旦地说出许多这样的傻话:“我从此不作孽了”;“我从此不折腾了”;“我从此一定听你的话好好过日子了”;“我从今以后再不犯这样的错误,我要重新做人了”……可是你如真的“早知今日”而没有了“当初”,那“当初”的一段人生又有何内容、刺激和意义呢?那过去的一段岂不就变成一片空白,那“活人”岂不就变成“死人”了吗?
人不仅需要折腾,而且需要丰富多彩、花样翻新的折腾,这样的人生才显得是有意义的。人一旦发现某一折腾没有效率、缺乏新意或没有“味道”了,就会用别种别样的折腾来代替此种此般的折腾。为了使人生折腾得有意义、有价值,人类的聪明才智会自动地更新和发展折腾的内容、方式、工具以及规则等等。正是这种为了丰富折腾的需要——这种需要的力量——推动着人群社会的斗争和发展。
秋阳网友,人生离不开折腾,而折腾又是那么有意义,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畏惧折腾,尤其是畏惧折腾中的烦恼和痛苦。既然折腾是世俗人生的唯一内容,成败苦乐都在其中,那么我们就不仅应该享有折腾的欢乐,也必须承受折腾的苦恼。中国的古圣先贤常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就是说君子不惧怕折腾,“该出手时就出手”,出了手就绝不后悔。本来人生的折腾已经苦乐参半,如果你还惧怕,那岂不就会加倍地痛苦吗?其实人生痛苦的根源不在折腾本身,而是在于对折腾的恐惧。正如你说“我怕我会输的”,说明你的痛苦不在“输”这一个方面,而是在于你“怕输”这件事情上。快乐人生必须具备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就是不畏惧折腾,勇敢地面对和参与折腾,用同一颗“心”去同时地享受、承受折腾的快乐与痛苦。
怎样获得快乐——致秋阳网友(三):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68866.html
人生折腾-怎样获得快乐: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