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获得快乐——致秋阳网友(十)


[超越知识,智性修养,“害人”之心] 在世俗社会里,人们都生活在对比性的知识折腾中。别人比自己好,就悲叹自己比别人糟;别人比自己糟,就庆幸自己比别人好。所有世俗之人都有“害人”之心,都以他人“被害”为乐事、幸事。忌妒红眼、幸灾乐祸、无事生非、制造祸端,这些都是超人力量为了使人自动折腾而赋予人的本性。因此人生智性修养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擦亮眼睛,洞悉人事,回避令自己损、亲者痛、仇者快的瞎折腾。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防”,应是重点防备别有用心者制造折腾祸端的阴谋诡计。

我们在一个人际圈中的对立折腾,都是另一个人际圈中的旁观者尤其你的仇人感到快乐的,因此嫉恨你的人常会通过制造“你们”之间的折腾来损害你。例如春秋时的齐国有三个勇士,名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他们都是亲如兄弟的好朋友,共同为国王效劳,功劳卓著,但他们对大臣晏婴有不礼行为。于是晏婴就向国王齐景公告状,说这三个人自恃武艺高、功劳大,骄横跋扈、不讲礼法,不把别的官员甚至国王放在眼里,他们势力越来越大可不好,会成为国家的祸根,应该立即除掉。齐景公说,这三个人非常勇猛,没有人能够杀得了他们。然而晏婴觉得要杀掉这三个人非常简单,就是在他们之间(一个相对独立的人际圈中)制造对立折腾。晏婴对齐景公说:“大王可以派人送两个桃子给他们,说是奖励给他们当中两个最勇敢的人。”三勇士听说国君有赏,就兴冲冲来到殿前,看见案桌上有个华丽的金盘,里边装着两个鲜艳的大桃子,忽闻一阵芳香扑鼻而来,让人馋涎欲滴。晏婴不慌不忙地对他们说:“你们三位都是国家栋梁、钢铁卫士,皇宫后院新引进一棵优良桃树,国君要请你们品尝第一次结的桃子,可是现在成熟的只有两个,就请你们根据自己的功劳来分这两个桃子吧。”晏婴露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公孙接执着于自己的知识,说他陪国王出去打猎,曾在密林中捕杀野猪,还在深山里搏斗猛虎,密林中的树木和深山里的风声都铭记着他的勇猛,难道还不能得到一个桃子吗?于是便抢先拿了一个。田开疆执着于自己的知识,说他率兵在纷飞战火中两次打败敌人,捍卫了国家尊严,莫非还配不上享受一个桃?因此也很自信地上前拿了一个。古冶子开始不好意思争先,客气了一下,但一眨眼桃子就没了,于是怒火中烧,同样执着于自己的知识,说他当年护卫国王横渡黄河,畅游九里搏杀鼋怪,救过国王的命,难道不比二位更有资格吃一个桃子吗?三人说着都站了起来,哐啷一声拔出宝剑,就要大打起来。在流血折腾即将开始的一刻,公孙接对古冶子说:我的勇敢和功劳不如你,竟然不谦逊地拿了一个桃,我是贪功的小人,但我不是懦夫,我敢做敢当!说完立即交出桃子,一剑抹了脖子倒下,顿时血流满地。田开疆也一声不响地交出桃子,显出一副天下好汉非我莫属的架势,一剑自尽了。古冶子最后更加执着于英雄好汉视死如归的知识信念,看着两具尸体和两个桃子说:我们三人本来亲如兄弟,却为争这两个桃子,你们两人都被我逼得自杀了,我还活着就是不仁;我用话语吹捧自己,羞辱激怒了你们,这是不义;悔恨自己做错事,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我这样一个“三无”之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啊!他把两个桃子放在两具尸体上,也举剑自杀了。就这样,三个亲如兄弟的好朋友,竟被阴谋家制造的折腾阴谋把友谊和性命一起折腾掉了。晏婴是春秋末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尤其阴谋家,深深懂得在政治和外交上“制造折腾”来“害人”的妙用。

战国时候的准备攻打魏国,能言善辩、思想敏锐的客卿淳于髡便去晋见齐宣王,给齐王讲了一个幽默睿智的故事。淳于髡说:大王,您听过韩子卢和东郭逡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天下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追赶东郭逡,一个在前面拼命逃,一个在后面拼命追,韩子卢使出浑身力气,东郭逡用上所有本事。它们围绕一座山跑了三圈,翻山越岭,上下五次,折腾大半天,两个都累得气喘吁吁。韩子卢一停下脚步,东郭逡也马上歇息;韩子卢看见东郭逡歇息,以为有机可寻,奋力一跃,可还是没有抓着,东郭逡一闪身,马上逃走了。于是韩子卢又拼尽全力追赶起来,东郭逡向山上爬,韩子卢也跟着爬;东郭逡向山坡下滚,韩子卢也跟着滚。东郭逡环山又跑半圈,倒在了前面;韩子卢耗尽全部体力,也瘫在了后面。结果两个都跑得精疲力竭,双双倒在山脚下死了。这时有个农夫经过,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一齐带回家煮了吃掉。齐宣王听完问道: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啊?淳于髡说:“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短期内能打赢的,到头来双方必然会弄得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万一秦国楚国趁机来攻打我们,那不是平白送给他们机会一并吞掉齐国和魏国吗?”齐宣王觉得淳于髡说的很有道理,就取消了攻打魏国的计划,两败俱伤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聊斋志异》的《牧竖》篇中也有一个精彩的折腾故事,更能说明“玩家”通过折腾阴谋,将“敌方”置于死地的险恶用心。有两个牧童在山上放牧,看到一个狼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想戏耍一下大狼,就各抓住一只小狼,各自爬上一棵大树。不一会大狼回窝,在第一棵大树上的牧童就扭起小狼的双脚和耳朵,弄得小狼嗷嗷叫唤。大狼听到树上小狼的叫声,就直奔树下,急得乱叫乱嚷。此时另一牧童又在第二棵树上把小狼弄得嗷嗷直叫,大狼看见那只小狼后,便又跑离第一棵大树。等大狼跑到第二棵树下,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被牧童弄得嗷嗷大叫起来,于是大狼又掉头跑回第一棵树下,可是刚跑回第一棵大树,第二棵树上的小狼又被弄得大叫起来。就这样两棵树上的小狼轮番叫着,大狼的口里也不停地叫着,脚下不停地奔跑。几十个来回之后,脚步慢了,叫声也小了,最后累倒地上,气息奄奄地僵卧着。两个牧童兴奋地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气,死了!这两个牧童折腾“敌人”的智慧,真不亚于聪明绝顶的晏婴啊,只不过他们是以制造“别人”的折腾为乐事,并非有报仇雪恨的动机而已。

人世间人对人的折腾也和这两个牧童折腾那只大狼一样——至死方休,而且有一种不可克制的力量支配着,不顾一切地任凭感情的冲动去折腾。人失去理智,无理取闹,是因为恶魔降临他的身上,就像犹太王国时期的扫罗王,他想方设法折腾大卫,要将他置于死地,是因为从耶和华那里来的恶魔降在了他的身上。值得庆幸的是,大卫识破扫罗王的阴谋并战胜了他。为什么上帝那里也有恶魔存在,因为人是上帝的玩物,上帝要人折腾和接受考验,于是就赋予人自我折腾和折腾他人的本性(恶魔)。很多动物(包括人)在自我折腾的时候,由于恶魔缠身,不知发作的对象是什么,而别人却是把他的折腾当儿戏看的。很多折腾成功的“人间英雄”,他们发作的“禽兽之威”,正像蒲松龄所说,不过是他人或超人力量折腾出来当戏看的。在人世间的斗争中,挑拨离间制造折腾,一直都是使用频率极高的招数。在年轻人的三角恋爱中,最聪明的一方也常会制造折腾来离间情敌。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总是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心甘情愿地按照“敌人”的意志来折腾自己、亲人、家人和自己团体中的人,真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啊!

人的不幸,除了“受骗上当”的瞎折腾之外,还有自作自受的瞎折腾,但都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折腾。佛教《法句经》中有句话说:“彼自如此作,徒快敌者意。”自己制造矛盾和折腾,这正是不希望你快乐的人所希望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快乐的感觉,都是以自己和他人固定不变的知识观点作为标准而折腾出来,同时以快乐他人。如果你折腾得不快乐,旁观者就会因没有你这样的折腾而快乐;如果你折腾至死,旁观者就会感到他们生的快乐。当我们在家庭内部、朋友之间制造折腾、制造矛盾和纠纷的时候,一定有个意志在朝笑我们,如果不是世上的聪明人、阴谋家和仇人,就一定是上帝,因为上帝也会制造人间的恶作剧来娱乐自己和显示世人的愚昧痴迷。有句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思考的东西,多半是人如何跟人自己竞争、斗争的事情,因此落得上帝的嘲笑。

有许多人虽然不会制造你们之间的折腾来损害你,但每个人对他人的折腾故事都有窥探癖,都会在潜意识里希望“你们”不快活地折腾起来并以此为乐事。我这里所讲的要超越知识,修养智性,就是要人与普通动物有质的区别,去掉一些折腾的本性,多一些快乐的天性,这是超人力量留给我们发挥人类最高智慧的努力空间。从命数上讲,每个幸运的人都应该得到启示和造化的机缘,从而下决心修养自己;但人自己一定要抓住机会,才能造化有门。

秋阳网友,我以上和你讲的这些大道理,也许说得太多了,也不知说清楚了没有。人生折腾是“天意”安排和对人的考验,是人生的内容和意义所在,因此我们不能畏惧折腾;同时人的烦恼和痛苦却又源于知识折腾,因此我们还要学会超越知识,前提是必须修养自己的德性和智性。我的说教一定会给你带来新的思想和知识折腾,如果你能从这个折腾中得到一次升华和超越,我会非常高兴。衷心地希望你能脱离烦恼,快乐起来!

你的网友  陈嘉珉20058月于兴义万峰林/蓝天花园倚云居

怎样获得快乐——致秋阳网友(一):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6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