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巫师诅咒的股市?——股市镜像和原价值货币定律(05)


 

要讨论股市的爆跌爆涨,就不能不从引起爆跌爆涨的外部环境上去入手,否则,即便股民们成天“泡股”,恐怕也得不到真谛。而要想得到真谛,用传统经济、管理学原理、思维显然不成,先不要说存在着当局者迷的矛盾,先不要说存在着“镜子里面照着个人”已经不再是个“人”字而是一个“入”字的问题,即便你已经知道它就是个“入”字,你就能够把其中的“正反关系”整明白吗?为此,为了整明白上述关系,还需要把诅咒股市的元凶找出。

 

13·原价值系统是如何被人类打乱的

 

在宇宙、自然万物中,没有任何一种运动,能比得上人类所创造的价值与价格之间所存在的“价值差异”更大。如此,笔者也就阐述了“何谓价值差异”的范畴,即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商品,其价值与价格之间均存在差异。这种“价值差异”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体现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关系,表现在国与国之间,体现“剥削国家”与“被剥削国家”关系。

世界上难道还存在“剥削国家”与“被剥削国家”关系?是的,不仅存在,而且还相当严酷。比如,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就常常会被社会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所剥削;比如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就经常会被技术、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所剥削。但是,有一点他们或它们所无法剥削走的,那就是原价值之物质属性、劳动属性、国家属性的回归。

何谓“原价值之物质属性、劳动属性、国家属性的回归”?简单地说,就是具有自然意义、社会意义、国家意义、劳动意义、资源意义、质量意义、能量意义的“能量凝聚为质量的过程”。什么意思?就是说当一定的能量物质在运动了一定的时候和运动到了一定的空间以后,会随着时间、空间关系即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随着上述变化转化为一定的质量物质。

这样说或许有人依然听不明白,因为上述是一个物理过程、化学过程、自然过程。比如从大的方面和绝对的意义上说,自然界、生物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均是一个又一个的“相对平衡”的系统,任何人、任何阶级、任何国家和利益集团都不能改变。怎么“不能改变”?因为一旦改变,非自然、社会系统等,就会通过其他方式再把他们或它们改变过来,以保持自然界、生物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这些系统的“相对平衡”,而出现一个“非平衡系统”。

上述则具体地表现为——分系统服从小系统,小系统服从大系统,大系统服从更大的系统。用经济学语言说,是微观价值服从宏观价值,主观价值服从客观价值。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在相对微观领域,在相对状态下,也不能被改变即相对意义的“被改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比如由于经济发展,使固有生态系统紊乱,使固有社会系统、经济系统逆向发展。

 

14·商品价格与价值是如何被倒挂起来

 

上述,显然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诚然,这也不是说,为了保持固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今天的人类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了,而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有一利必然会有一弊,很难做到两者兼而有之,出一些副产品是必然的。比如生态的污染,采矿区的深陷,一些地区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和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枯竭,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逆转。

是的,谁也不能否认,谁也不想否认,上述这些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曾经是为人类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甚至是重大的贡献的,可是,人们更加地不能否认,上述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的被打破是很难通过“自然”的方式恢复起来的。于是,笔者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人们为何不去其他地方去开采?诚然,是因为这里有,这里的成本低。

何谓“成本低”?无非是人类的相对投入相对要低些,并不等于自然生态的被破坏没有损失,自然资源的减少没有价值,换言之,即便是没有价值,还有反价值产生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倒挂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也就是说,人类的这个所谓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其说是“创造”,还不如说是在破坏自然生态,还不如说是在破坏原价值。

试问,如果你的商品价格如果不是与商品价值背离,出现了倒挂现象,人们为什么要买你的东西?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大抵是通过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倒挂换来的,基本上可以说违反经济原理。为什么?因为生态的恢复需要更大的代价,而自然资源的减少不等于我们多,后代不需要它们。

当我们的后代需要它们而我们自己又没有了的时候,那谁又该为我们后代须多支付的“高成本”承担责任呢?恐怕,今天的人们不会承担,因为已经做过而又不能重新来过。但是,有一点却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大量的外汇却不停地流入了发展中国家。诚然,上述之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倒挂的结果,虽然在国内,上述体现为赢利过程。

 

15·国币价值与价格倒挂对汇股市影响

 

商品价格与价值倒挂需要通过一定的货币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货币价值与价格倒挂现象的产生。“倒挂”是一种好现象还是坏现象?诚然,需要一分为二地去看问题,是不能一概而论地去看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对出口创汇有利,但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未必有利。为什么?就因为上述倒挂现象是违反经济规律的。

大家知道,经济规律这种东西是不能违反的,更不能随便去违反。这又为什么?就因为凭人类的这点能力,是违反不了的,更不要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那点能力。于是,如何消化大量流入的外币和如何消化过剩的外汇储备,就势必会成为一定时期、空间范围内,经济逆行的一个重要诱因。为什么?就因为货币具有资本性质,其本质特征就是要实现增殖。

人们如何才能让货币这种东西实现增殖呢?显然,把它放到家里、银行里不动是不会增殖的。于是,如何为过剩的货币资本排上用场就成为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事情了。正所谓什么东西多了都不是一件好事。过剩的货币资本就像是在人体上聚集了多余的脂肪,当它没有地方存放的时候,它就会向人的心脏、肝脏、血液里走,到了一定的程度,影响人体健康。

大家知道,银行、金融系统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果被过多的“经济脂肪”包围或渗透,那同样不能说是一种好现象,而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就与之类同。你们以为股市的突然爆炸是由于股民介入的结果?不,根还是在国家的钱找不到用途,进入股市。试想,当几乎所有的中资银行都变成股份制企业的时候,其本来就多而加上卖股得来的钱放在那里?

无疑,中国股民的介入也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原因还是在国资企业与银行。至于说外币的介入,那只是为了“赶潮”,等“股潮”快要落的时候,他们比兔子跑得还要快,可谓来无踪,去无影者也。而对于国资企业与银行,由于它们是“股身”,是太阳,“市值”的变化不会对它们影响太大,因为它们自身是能量辐射源。那么,亏的是谁?答案只有一个: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