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大”的“红、黑”两面人生说明了什么?


  唐山市古冶区的涉黑团伙头目杨树宽,现已闻名全国,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然而,对于他的“涉黑”,一般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一定是个凶神恶煞般的样子。其实不然,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杨树宽还有其“红”的一面,在一些人的心中他还是个“善人”呢。因为他曾为当地老百姓做出过“贡献”,是个名人企业家,是市政协委员,所以有人对其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6月20日的《新京报》上有一篇题为《唐山官员称涉黑团伙头目曾为当地做出贡献》的文章。在文中唐山市古冶区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是这样介绍了杨树宽的“红”的。

  工作人员说:“杨树宽发案前一直是区里的知名企业家,其下属的华云集团产业涉及矿产、肉制品、服装,员工人数最多时近两千人。他还表示,杨树宽平时为人很低调,做事从来不张扬”。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抛开目前涉嫌的犯罪行为不谈,杨树宽还是为区里,特别是为服务三农作出了一定贡献的。杨树宽一米八的高个子,人长得也很精神,公司还设有党支部。对于杨树宽的案发,区里很震惊。”

  如果读者朋友光看了上述报道中对杨树宽的描述,那么杨树宽是非被树为“先进典型”,让全唐山市人民来学习学习不可的。其实,杨树宽在案发前的政治资本比先进典型还强呢,他曾是唐山市的政协委员,也是当地政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啊。

  既然笔者在题目中说杨树宽的人生是两面的,那么他肯定不只是“红”的一面,应当还有“黑”的一面。在6月19日的《人民网》上一篇题为《涉黑集团开装甲车敲诈续:腐蚀公安获取武器》的报道中是这样介绍杨树宽的“黑”的。

  杨树宽是唐山市古冶区一无业游民。近年来,他迷恋上了吸毒、玩女人。为牟取暴利,他先后吸收40多名两劳释放人员为其充当打手,并拉拢腐蚀个别公安干警为其提供武器装备。拥有了武器装备的杨树宽团伙,在唐山古冶区横行霸道。经常开着装甲车在街上耀武扬威。一次,公安局2名干警执勤时,制止这种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被杨树宽组织的人员打成重伤,在医院治疗半个多月。近年来,先后有6名干警分别3次遭到杨树宽的打击报复。无辜群众更是任其欺凌,近几年唐山遭到他们毒打的达上百人。

  杨树宽经常拿着武器威吓他人。唐山某小区居民李宝顺因琐事得罪了杨。杨便带领9名打手,荷枪实弹在李家楼下蹲守3天,发现李在家时,对着李家窗门开了4枪。杨树宽手下一名副总的爱人,在杨的逼迫下,长期陪杨吸食麻谷(一种促进性欲的毒品),并被杨占有、玩弄。这名女子怀孕8个月时,杨仍不放过。为长期罢占这个副总的老婆,杨树宽在其住院时追到林西医院在病房鸣枪吓唬其不要管他们。

  杨树宽还把自己组织来的“武装力量”作为牟取暴利的工具。去年夏天,杨树宽看上了迁西县的一座铁矿,便派手下与其谈判。迁西的矿主本无意转让此矿山开采权,但慑于杨的淫威,勉强答应以1200万元转让其开采权。可杨仍不满足,又带着人员和枪支亲自找老板施压,提出只付700万元,多一分都不给。迁西的这个老板感到自己亏得太多,不肯答应。杨便命令其手下到矿主家冲着屋顶鸣枪恐吓,逼着对方签了协议。

  杨树宽经常以资金紧张为名找唐山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借钱,如对方不借,他便带着枪,开着装甲车到企业示威。几年来他以这种手段向几家企业敲诈了近5亿元。杨还用美色诱惑天津某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老总下水。之后杨用偷录的该老总寻欢的资料,逼迫该老总为杨的公司投资2个多亿,合作做生意。

  以上就是报道中所描述的杨树宽“黑”的一面,可见,其手段之凶残、毒辣令人发指啊。

  然而,当我们看了杨树宽人生中“红”、“黑”的两面报道,我们会作如何的思索呢?杨树宽的“红、黑”人生又说明了什么呢?

  其实,明眼的读者早就看出来了。杨树宽那“红”的一面,主要是呈现给“官员”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看的。

  从上述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杨树宽是非常熟谙“官道”的。在他的心里,他非常明白只有与官员处好关系,才会有稳定的靠山,才能得到保护。这样在自己的财路上才能呼风唤雨,如鱼得水。你说杨树宽有如此的“生存”理念,他能不给“官员”们留下低调的生活态度这一美好的影像吗?

  所以,在官场中杨树宽是官员的“朋友”,是人民的“功臣”。他不仅形象好,而且还“红”得发紫,与官员们称兄道弟。因此,在他的心里,古冶区就是他的天下了。在古冶区他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到处打、砸、抢,就是把天翻过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在古冶没有杨树宽摆不平的事啊。所以,杨树宽在古冶区乃至唐山市的官场中已成为“呼保义宋江”式的人物了。而此时的古冶区党委已成为睁眼瞎,对杨树宽涉黑集团的所作所为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啊。以至杨树宽涉黑被河北省公安所抓,有些官员还不敢信此为事实,倍感震惊!这就是杨树宽在古冶、唐山官场中所极力制造的“红”的形象效果啊。

  至于“黑”的一面,那是杨树宽谋取钱财,确立他“社会地位”的必用“脸色”,而此脸色所对的人群都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和生意场上的老板。我们从他本来是个无业游民出身,到现在所拥有的大量资产来看,就会得出他就是个“不劳而获”之人的这一结论来。所以,他的发家自然也就是凭他自己与“官员”的社会关系,凭他自己的狠劲以及适应社会的精明眼光,借机敲诈勒索而起来的。而他迅速混迹于企业名人之中,并窃取政协委员等政治资本,也就为其长期涉黑创造了条件,在市场中迅速崛起,达到走红、走强的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那么杨树宽这一“红”、“黑”两面人生,难道不也说明了我们当前官场中存在的问题吗?不也可以说,就是因为杨树宽具有“红、黑”两面性这一特长,才击中了我们一些政府官员的弱点,使得他有发迹、腾达、横行的机会。

  可见,杨树宽的“红、黑”两面人生,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哀啊?

  龚玉环

  2007年6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l/p/2007-06-20/0520132686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