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发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主流融资模式。什么是定向增发?所谓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以新发行一定数量的股份为对价,取得特定人资产的行为;定向发行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往往伴有收购资产、吸收合并、引入战略投资者、资产重组等目的。
但是定向增发现在已经沦为利益输送的工具,现在上市公司热衷于定向增发已经变了味道,增发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许多公司在定价基准日大做文章,钻政策法规的漏洞。越来越多的公司实际发行价低于规定的‘九折’,出现了各种不规范的方式,明显地存在寻租或者利益输送行为。以前的规则对于定向增发的折价约束相对宽松,只是要求“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也就是“九折规则”,但对以哪天为定价基准日没有明确界定,于是上市公司各取所需,包括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董事会召开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召开日等等。
从许多增发的案例看,利益输送情况很明显。例如西藏圣地(600749)2007年4月3日定向增发3000万股,价格为6。9元/股,当时市价为13元多,000878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2日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暨上市公告书,发行股数:45,800万股,发行价格:人民币9.50元/股,当时的股价接近18元/股。
在定向增发中大股东大玩资本游戏,最典型的做法:大股东用现金认购低价增发部分,同时又开始通过二级市场高价减持解禁非流通股,这样不仅完全回收了用于增发的资金又增加了所持股份,具体事例就不再列举。
定向增发没有市场化运作,导致了利益输送现象的产生,而采用市场化的公开增发模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部分增发个股在增发不久就陷入跌破增发价的尴尬境地,公开增发参与的对象多是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高价圈钱,他们的利益肯定不会受到保护。
现在应当限制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行为,证监会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还是有漏洞可钻,其实对定向增发的对象可以采取更市场化的方式以减少其中的利益输送。
但是定向增发现在已经沦为利益输送的工具,现在上市公司热衷于定向增发已经变了味道,增发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许多公司在定价基准日大做文章,钻政策法规的漏洞。越来越多的公司实际发行价低于规定的‘九折’,出现了各种不规范的方式,明显地存在寻租或者利益输送行为。以前的规则对于定向增发的折价约束相对宽松,只是要求“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也就是“九折规则”,但对以哪天为定价基准日没有明确界定,于是上市公司各取所需,包括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董事会召开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召开日等等。
从许多增发的案例看,利益输送情况很明显。例如西藏圣地(600749)2007年4月3日定向增发3000万股,价格为6。9元/股,当时市价为13元多,000878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2日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暨上市公告书,发行股数:45,800万股,发行价格:人民币9.50元/股,当时的股价接近18元/股。
在定向增发中大股东大玩资本游戏,最典型的做法:大股东用现金认购低价增发部分,同时又开始通过二级市场高价减持解禁非流通股,这样不仅完全回收了用于增发的资金又增加了所持股份,具体事例就不再列举。
定向增发没有市场化运作,导致了利益输送现象的产生,而采用市场化的公开增发模式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部分增发个股在增发不久就陷入跌破增发价的尴尬境地,公开增发参与的对象多是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高价圈钱,他们的利益肯定不会受到保护。
现在应当限制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行为,证监会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还是有漏洞可钻,其实对定向增发的对象可以采取更市场化的方式以减少其中的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