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传媒采访 宣传重庆优势


接受传媒采访    宣传重庆优势

  今日接受杭州《每日商报》胡记者15分钟采访,胡记者说他在网上看到我写的许多关于文章,故采访我,我正在吃午餐,毫无准备接受记者采访,电话里听到密集、清脆的键盘敲击声。

  我脱口而出:三峡工程、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给重庆带来三次发展机遇,这次重庆被定为新特区,是第四次机遇。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自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1983年中国决定在重庆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2007年从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到城乡统筹综合性改革,这是中国第三次重大改革。

  重庆的投资机会并不比沿海地区少。沿海地区的观念比西部快半拍,所以发展快。重庆是个开放城市,外来人才多,他们带来先进的观念和资源,外来人才越多,开放度越高。创新气氛越浓,创业投资机会越多。重庆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区位优势好,领导班子思想开放,近日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就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在互联网上发表公开信,问计全球,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啊?!

  新特区的建设要用市场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法律的力量,政府主要起领导、引导、倡导资源配置作用,金融、产业、体制、模式创新关键要靠政府和民众的合力。

  讲了一些观点,自己也记不全,只好看媒体正式发表的文章.

  今日偶翻2007年6月15日《重庆日报》第25版,重庆直辖十周年金融成果展特刊《金融生态篇》,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汪洋同志参观金融知识巡展照片发表出来,照片上我在醒目位置和汪书记、金融办主任罗广先生一起认真看展览,不知是谁拍摄的,是的,我一直关注香港、深圳、重庆及西部金融业的发展。

 

相关文论参见:cailv.bokee.com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蔡律    20076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