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的点击量每月能达到20万人次,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这个网站,毕竟才创办了一年多时间。它还在吐丝结网的发端。
立意之始,不考虑轰动效应,不追求点击量,就是想在互联网上,为散文这个缪斯经营一块地盘,让她吸收高科技的营养素,在时代气息的陶染中出落得美丽大方。于是,坚持读者参与,坚持开放意识;坚持文学品位,坚持散文特质;乃是办网人的初衷。
散文,不应该因循守旧,质地新鲜是她的语态;散文,不应该娇艳俗媚,素面朝天是她的本性。
从中国散文网的读者日益增多的现象来看,群众还是喜爱高雅文学的。尽管网络上泥沙混杂,稼色驳乱,草长无忌,穗稗争曳,但无须否认,净土还是存在的。当然,面对互联网风起云涌的特点,安拙守静确是需要耐心。耐心是沉潜,也是坚守;耐心是等待,也是蓄锐。
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升华,如佐料经过发酵才能蒸酿为酒。所以,操作手段可以现代,成果不能太急近速食,否则,生命力就会短缺。
中国散文网不是一个社区,不是一个论坛,而是一个完整的散文类的门户网站。博客散文是其中的一个板块,网站给提供空间,由博主们在那儿自己起楼盖房。一行一行,一层一层,高楼就崛起了。
博客散文的作者都是短枪手、快枪手。说其短,是网络虽然方便但读者浏览节奏也迅速,不允许冗长和沉闷存在。说其快,博客属航海日志的变体,必须时时更新,才见其行进的轨迹。要短,还要快,还要有质量,那是一种爆发力功夫的考验。爆发是临时的,但功夫在网外,在长期的积累,知识的积累生活的积累,还有敏感的培养表达的培养。短文、快文要写好可不容易,它对含金量的要求非常高。文章怕繁,也怕淡。繁而生烦,淡而无味。长文淡了不行,短文淡了更不行。所以,要做到短而有味,味甘不腻,并不简单。
博客散文还是散文,不是官爷的流水帐,不是明星的出场记录,不是“菜鸟们”的作息表,更不是“粉丝们”的即兴起哄。它是博主思想情感、语言技巧、艺术水准的展示。
散文遭遇了博客之后,不再是写手们的孤芳自赏,不再是孤独者的漫步,随时都可看到读者的跟帖评论。那些真诚地赞扬让你信心十足,那些尖锐地批评让你脸红心跳。对你修正前行的座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时代赋予了散文新的形式和内容,网络博客是不可忽视的载体。
这套“博客散文丛书”,就是想将这种新的形式记录下来,尽量保持它的初始面貌,真实风格。所以,既有博主的原创文章,又附录着网友们的跟帖评论。
当然,在分类、排目、取舍、拾遗补缺上,采用了一些编辑手段,目的是使其更显得丰富和更具精品意义。
目前,互联网虽然普及并广泛,但在阅读上仍有很多限制,比如起码需要一台电脑,需要一根网线等等。
传统的纸质读本的好处是,它可以成为你忠实的小旅伴,既伴你枕边入眠,也伴你走遍万水千山。
陈长吟
2007年春节于散文研究所
附:
紫香槐博客散文丛书第一辑书目
陈长吟:《文海长吟》
孔 明:《当下最美》
王新民、王荃:《龟兔赛跑》
杨 莹:《花儿日记》
巩志明:《水 印》
王 春:《春天图话》
史飞翔:《红尘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