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看着那山高是投资者的一种心态。
去年,当上证指数跨越2000点时,就有投资者在憧憬3000点了。没想到在众多“大象”的纷纷起舞下,3000点很快变成了现实。于是,4000点成为下一目标。如今,这一目标也实现了。许多投资者的胃口似乎也变得更大了,期望6000点、8000点、10000点什么时候到来。
人的欲望真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想想那长达四年多的大熊市,投资者亏损累累,甚至于被市场淘汰出局的亦大有人在。那时的投资者哪敢奢望什么2000点、3000点?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目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股改基本上大功告成,场外资金踊跃入市,基民股民的队伍迅速膨胀,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等纷纷加盟。客观地说,中国股市正迎来诞生以来最疯狂的一轮牛市。
从998点到4000点,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股民从7000万到近亿也只有两年时间,总市值从不到5万亿到超过18万亿,也只有两年时间。两年,在十几年的证券市场历程中其实并不算什么,但也是这两年,中国证券市场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牛市就是牛市。尽管也有部分投资者与牛市的盛宴无缘,但总的来说,股市中分享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牛市盛宴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绝大多数,至于说牛转熊那是后话了。
也是在市场财富效应影响下,投资者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近期“2007年股歌”《死了都不卖》能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非没有原因。但我认为,即使牛市的脚步短期内不会停歇,市场的风险还是存在的,牛市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不怕套牢或摘牌,股票终究有未来。”更多的反映出投资者的一种非理性看好。
抵押房产、借贷炒股或将生活费养老金盲目投入,并非属于投资的“常态”。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欲望也放起了“卫星”,当投资者都抱着豪赌的心态入市,注定你会成为市场的弃儿,不是现在就是将来。
牛市到底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牛市的基础到底有多牢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股指处于高位、市盈率亦步步走高时,流动性过剩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似乎成为支撑的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并非数字增长那么简单。据对深市按期披露年报的490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存在业绩数据中非经常性损益比重大,行业、公司业绩分化加剧等问题。而且,上市公司风险水平并不乐观,类似情形在沪市同样有所表现。
上市公司的质地是牛市的基石,仅仅依靠流动性过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市场的盲目,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笔者以为,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控制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帐面收益仅仅只是纸上富贵而已,锁定牛市的胜利果实,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亦不失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