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1904-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原名文淑,又名咏通、湘君等,河南省光山人。
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觉悟社。1923年组织女权运动同盟会,1924年参与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后任两广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长。
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侯补中央执委。1927年后,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中央直属机关部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中共驻南京、重庆代表团成员,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成绩卓有成效。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
解放战争期间,出席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地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1946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1947年3月,奉命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1948年在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并任党组副书记。
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纪委第二书记,全国政协主席,对外友协名誉会长。是中共第七届侯补中央委员,第八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
1988年退出领导岗位后,仍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殷切期望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1992年7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觉悟社。1923年组织女权运动同盟会,1924年参与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后任两广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长。
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侯补中央执委。1927年后,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中央直属机关部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中共驻南京、重庆代表团成员,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成绩卓有成效。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
解放战争期间,出席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等地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1946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1947年3月,奉命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1948年在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并任党组副书记。
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党组副书记,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纪委第二书记,全国政协主席,对外友协名誉会长。是中共第七届侯补中央委员,第八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
1988年退出领导岗位后,仍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殷切期望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1992年7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