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鹏拟担任男足主教练


  虽然中国男子足球踢得不怎么样,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看足球比赛的热情。而且不仅看比赛,还看一些关于足球的报纸和网上的评论。渐渐的,有一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名字就是李承鹏。

  说实在的,虽然看过一些李承鹏写的东西,但我一直不知道这个李承鹏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李承鹏写的东西用词很大胆,观点很新颖。据说很受现代青年们的赏识。

  前天(15号),在亚洲杯上,中国男足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伊朗队逼平。我想,不论是朱广沪,还是足协领导,不论是踢球的中国队员,还是我们这些看球的中国观众,都不免觉得有些遗憾。但是,李承鹏却不是这样看问题的。他显然是“脱俗”了。

  “一个梦幻的开局,却安上了一个梦游的尾巴,幸好是2比2而不是2比4,否则就可以叫作梦yi了”李承鹏的文章一开始就是这样写的。不知怎地,李承鹏今天的用词不如以前那样大胆了,居然腼腆到了连“梦遗”一词都不好意思写出来了,还拿一拼音代替。其实,害怕梦遗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承鹏自己。就在中伊比赛的前一天,李承鹏还沉浸在十年前中国队与伊朗队比赛的“梦遗”之中。但是,我实在搞不清楚,十年前那次中国队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伊朗队4:2逆转的事情和前天的中伊比赛有什么关系?仅仅因为都是中国队和伊朗队的比赛就非要把他们联系起来?要知道今天的国家队和10年前的国家队不仅教练不同,队员不同甚至连足协领导都换了几茬了,这有什么可比性?又有什么比较的意义?无非你是想说中国队10年没有长进。但是,如果按照李承鹏的观点,伊朗队这10年不是也没有长进吗?

  足球是圆的,比赛会有各种各样的进程和结果。有先进球保持到终场的,有先进球又被逼平的,也有先进球又被逆转的,当然还有至始至终都不进球的。不仅亚洲的比赛会是这个样子,欧洲的比赛,美洲的比赛也都会出现各种情况。为何非要要求中国队在领先的情况下不能被对手追平。事实上,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中国和伊朗战平是正常的,你李承鹏不是在赛前也预测这场比赛的结果是“平”。难道仅仅因为中国队先进了两个球就改变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其实不是,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心态。中国队先进了球,有些人的心态就不正了。所以,一旦中国队被伊朗队逼平,有人就要指责中国队。否则,文章怎么写呢?

  其实,真正害怕伊朗队的不是中国国家队,不是朱广沪,而是李承鹏。我们看看李承鹏是如何吹嘘伊朗队的:“笃定出线的伊朗队就像每人服了一片“眠纳多宁”一样昏昏沉沉在场上踱步,当中国队速度最慢的前锋韩鹏都能撒丫子跑过三名伊朗后卫时,当对方门将面对邵佳一的射门居然没有迅速移动而像“接生婆”一样小心翼翼地把皮球托进网窝,当毛剑卿射门前居然有充分得可以整理一下发型的时间进行胸部停球调整时,你就知道这支慢热的球队并不想死拼中国队,他们才不在乎小组第一或第二去打沙特或打韩国(巴林),下一场,他们可以像去海边捕捞金枪鱼一样从大马身上捞足净胜球。”

  在本届亚洲杯上,我们看到:实力不俗的澳大利亚队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出线;而亚洲成绩最好的韩国队至今生死未卜,前途难料。怎么就是这个伊朗队这么有信心,只踢一场球就可以稳操胜券,不把中国队放在眼里?而且,即使是伊朗队有这么大的把握和不在乎打沙特还是打韩国的信心,但是小组第二名是要长途跋涉到别的国家去进行下一场比赛的,难道伊朗队也不在乎?可见,李承鹏的观点的确是别出心裁,与常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只是不知道这是伊朗队的教练的真实想法,还是李承鹏梦遗时的幻想。

  如果伊朗队的实力真的如同李承鹏所说的那样到了想赢谁就赢谁的程度,那么,中国队能战平伊朗队,倒还真是中国队的运气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要求中国队能战胜伊朗队呢?我们还埋怨什么?

  从李承鹏的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李承鹏对中国队球员的熟悉程度比朱广沪还要“熟”,所以,他常常要对朱广沪的用人指手画脚。看来,让李承鹏担任中国队主教练可能比用朱广沪可能合适一些,只是不知道李承鹏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中国足协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