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中国朋友


   京胡男旦的艺术人生*——*访旅日京胡、京剧艺术家吴汝俊*———邓春

●据考证,京剧一词最早出现在1876年3月2日的上海《申报》上,一些史学家将其历史推测为150年至200年。多年来,京剧作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的国粹,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舞台。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便把京剧介绍到日本,继而将其推介到美国和前苏联,成为使中国戏剧文化走向世界的奠基人。

●“梅兰芳时代”,京剧在中国戏剧文化中的地位可谓“鹤立鸡群”,通过“武戏文唱”等形式展示其艺术魅力,倾倒了观众,倾倒了国民,甚至倾倒了那个时代。然而,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京剧艺术除能够得以原汁原味地继承外,其观众群及痴迷程度大不如前。八十世纪初,中国戏剧学院毕业的“京胡小生”吴汝俊,在继承传统京剧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新京剧”(亦称“东方新歌剧”),并将其与自己独创的“京胡轻音乐”融为一体,打造了中国京剧的“吴汝俊时代”。

●安倍首相“破冰之行”、温总理“融冰之旅”,使冰冻已久的中日关系初现曙光。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日政府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两国民众对中日友好的热诚。尤其是,吴汝俊不仅“十年磨一剑”打造了中国京剧的“吴汝俊时代”,在促进中日友好工作中他亦是战绩颇丰,吴汝俊夫妇与日相安倍夫妇两个家庭的特殊感情,成为中日关系“破冰”、“融冰”途中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 

               打造京胡轻音乐

   当《贵妃东渡》、《武则天》、《四美图》等新京剧作品展现在灯火阑珊的舞台,当极具磁性的“金属音”唱腔响彻在日本观众痴迷的掌声中,当时唱、时念、时打的风韵“少女”在悠扬琴声中翩跹起舞,当如哭如诉的京胡轻音乐使观众眼中荡起泪水,您可曾想到这三部新京剧作品的主角和“新京胡”的表演者,就是富有“京胡王子”、“当代梅兰芳”之称的旅日华人艺术家——吴汝俊。

    吴汝俊在京剧、京胡领域的成功并不偶然,他出生在京剧・京胡世家,其父亲是中国五六十年代著名京胡演奏家、母亲是著名京剧演员。然而,吴汝俊的父母并不希望他自幼学习京剧和京胡,更倾向于让他专注武术训练。于是,吴汝俊从7岁开始便拜师学艺,对猴拳、蛇拳等武术项目颇有研究。然而,因武术训练时意外受伤,年仅9岁的吴汝俊只好忍痛放弃武术而投身父亲门下学起了京胡。起初,吴汝俊对京胡学习极为反感,却在不知不觉半年间能够将《山间小曲》、《将军令》《小开门》等曲牌拉得有板有眼,人们闻声后都以为是吴汝俊的父亲在调琴。在吴汝俊的琴艺能够以假乱真“冒充”父亲后,其父亲特意召集亲朋,举行了家庭式的“吴汝俊京胡演出汇报会”。首次在众人面前亮相并得到认可,使得吴汝俊终于对京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于11岁时凭借高超的琴艺考入安徽京剧院,开始真正的艺术生涯。

   1978年,年仅十五岁的吴汝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戏剧学院京胡班。吴汝俊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选考曲目——《蝶恋花》;清晰地记得自己对《蝶恋花》的精彩演奏而力克高考12关,有幸成为中国戏剧学院的一员。当笔者问及颇具武术功底、拥有深厚音乐基础,为何不参加演员专业考试时,吴汝俊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淡笑:“做出色的演员是需要武功的,我在9岁时已经无奈放弃了武术训练。做演员虽然有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我选京胡也是非常正确的。起码,我已经将京胡由过去的配乐位置拉到了乐器主位。而且,京胡的琴音最接近人类的嗓音,京胡进入演奏乐主位后实现了与人类心灵的直接交流。虽然京胡专业苦了些,我觉得还是有收获的。”的确,自京胡步入音乐舞台以来一直充当着配器角色,而吴汝俊对其演奏方式进行大胆改革,并将其融入现代音乐之中,打造京胡轻音乐这一崭新概念。

    吴汝俊在校期间每天练琴8小时,而且十几门功课年年全优,创造了中国戏剧学院建校史上“唯一全优生”的神话,至今仍没有人能够打破这个的记录。1984年,吴汝俊毕业后来到中国京剧院工作,时常与中国京剧大师李维康合作,凭借其出神入化的京胡演奏穿梭于灯火闪烁的舞台。然而,当时人们对传统京胡、京剧的冷落让吴汝俊寒心。吴汝俊深知京胡所受的冷落来源于与时代脱节,于是,他在原有改革基础上将京胡演奏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因素。在与电子乐器和流行音乐嫁接后,吴汝俊将京胡中的原始曲牌打乱,为老曲牌重新配器,并结合原始曲牌创作了大量新曲牌,使得重磅打造的京胡轻音乐更加贴进时代。吴汝俊付出的心血与琴键上荡起的优美旋律,渐渐地为观众所接受,其作品和演奏会被中央电视台等重大媒竞相报道。

    1985年,在云南举行的全国音像作品订货会上,吴汝俊创作的《鱼姬泪》等京胡轻音乐作品专辑异常火爆,创造了订货会当天销售三万合(录音带)的纪录。1985年,吴汝俊的京胡轻音乐作品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青年优秀作品奖。自此,吴汝俊对京胡演奏方式的改革不仅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还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肯定与支持。用吴汝俊的话讲,“从1987年开始,京胡在中国各地真是走穴了!”1988年,吴汝俊在人民剧场举行首次个人音乐会,也是京胡这一传统乐器首次走上独奏音乐会的舞台。人生中首次音乐会的举办,不仅使吴汝俊的名字与京胡轻音乐一道享誉神州,通过这场音乐会,吴汝俊还收获了幸福的爱情——与日本登山家桃山昭子喜结连理。

               新京剧架设中日友谊桥

    1988年,吴汝俊与桃山昭子成婚后,开始着手中国京胡艺术的日本推介工作。起初,吴汝俊的艺术活动开展得并不理想,在每每举行的个人音乐会上,观众只是形式地鼓一鼓掌,音乐会均以曲中人散而冷清收场,吴汝俊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由于京胡轻音乐在中国依然大有市场,吴汝俊不相信自己所创曲牌和音乐有丝毫不当之处。除了中日文化上存在着异同外,吴汝俊怀疑或许京胡自身结构不尽合理,以致所发之声不能打动观众。

    有了这个想法后,吴汝俊专程回到中国与器乐专家进行探讨,并当起了木匠着手京胡结构的改造。然而,每每改造而成的新京胡并不理想,其并不僵硬的琴弦虽然减轻了对手指的压力,却失去了京胡应有的音色。“京胡及京胡轻音乐中确实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其艺术精髓和博大精深之处普通观众是难以领会的。其实,我想京胡轻音乐既然受到国内人的喜爱,同样也会受到外国人的喜爱。我觉得京胡应该走出去,经过海外演出把一些好的建议反馈过来。既然初来日本京胡轻音乐没能打动日本观众,我只好在演奏方式上再次进行改革了!”吴汝俊言语间带着几分惆怅。于是,他又匆匆赶回了日本。

    回到日本后,吴汝俊暂时放弃了舞台,面壁研究演奏技法的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吴汝俊在演奏技法上终于有了重大突破——将京胡的琴弓由原来的一尺,在演奏技法上将其“放大”到二尺。这一尺的“放大”听起来只是个数学概念,而吴汝俊的“放大”过程中充满着艰辛。吴汝俊常说,用“二尺演奏法”演奏一次,就得死伤上万个脑细胞。这个“放大尺寸”的技法实在太复杂,自己尚在创新后的巩固过程中,要想将此技法传授给学生,简直比登天还难。传统的京胡演奏方式锁定在有限的音域内,即便在京胡轻音乐演奏中也很难“变调”和“转场”。而最新发明的“二尺演奏法”,可以在任何音域、与任何乐器进行合奏,以独特的音色而居“领奏”和主乐器位置。“二尺演奏法”成功后,吴汝俊与中日相关乐团合作,先后在中国北京和日本福冈成功地举行了京胡协奏曲《三国志》音乐会。自1999年起,吴汝俊凭借手中一把京胡彻彻底底地在中日两国打出了名气。其著名的京胡轻音乐专辑有:《为了你》、《梦乡》、《爱》、《桥》、《彩虹》、《我爱你》、《东南西北》、《亚洲新风》。

    为使刚刚被接受的京胡轻音乐取得更大成功,为使中国的京胡艺术得以在日本生根开花,吴汝俊利用京胡轻音乐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将中国传统京剧进行改革,雕琢了“中国新京剧”这一崭新艺术。在音乐领域,吴汝俊堪称出色的杂家。其歌舞表演的才能,源于大学时代利用业余时间从师于林明华、黄文颖等老师对京剧的学习。在大学期间的一次元旦晚会上,吴汝俊与林明华老师合作表演的《春秋配》不仅折服了表演专业的师生,其极具磁性的金属嗓音和高超的表演才能,为其日后的音乐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吴汝俊在“新京剧”中融入了唱、念、做、打、舞。其“唱”中加入了西洋的美声唱法;其“舞”中加入了古典舞、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同时,在舞台演出时的转场处加入了民歌、鼓乐等音乐元素,使得年轻观众更易于接受。吴汝俊创造了“新京剧”,其所有演出作品均为自己亲手创作,因无法变身在舞台上同时演多个角色,吴汝俊还邀请国内其他演员同台献艺,使其亲身体味“新京剧”的时代魅力。

   吴汝俊的“新京剧”代表作有:《贵妃东渡》、《武家坡》、《武则天》、《四美图》。其中,《贵妃东渡》、《武则天》、《四美图》构成了吴汝俊“新京剧”的三部曲。在《四美图》中,吴汝俊一人饰“四美”——西施与范蠡的“剑胆琴心”、王昭君与呼韩单于的“大漠情歌”、貂蝉与四个男人的“乱世情殇”、杨玉环与李隆基的“天地情缘”。在《四美图》演出舞台,吴汝俊将“梅、程、尚、荀”四大流派的表演技法融会贯通,并融入了皮黄、昆剧、鼓曲等元素,“新而不离其本,奇而不离其宗”,为中国传统京剧注入了超现代的流行元素,深得中日民众喜爱。

    京胡轻音乐的打造、“新京剧”的诞生,不仅使中国京剧、京胡艺术得以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也为促进中日两国民间交流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吴汝俊定居在日本,每每重大演出,日本诸多“吴汝俊痴迷者”都会将演出现场捧得火热,安倍晋三、麻生太郎等诸多日本政界人士也成为吴汝俊艺术的痴迷者。谈起音乐在国际交往中的鹊桥作用,吴汝俊表示:“音乐是无国界的,音乐不需要语言,音乐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音乐的交流,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祖国培养了我,我在第二故乡——日本传播艺术,得到了各界朋友的广泛爱戴,我会把这个友好的声音如实地传递到自己的祖国。”

    就今后的艺术之路如何发展吴汝俊表示,真正的艺术要求质而不能求量,自己今后的艺术之路,仍是将京胡轻音乐和“新京剧”艺术进行巩固、发展,推向更高峰。目前,吴汝俊正在着手新京剧——《天鹅湖》和《七夕》的创作,不久,这两部作品将通过吴汝俊精彩的艺术演绎,把更多的日本观众吸引到中国新京剧舞台,将更多的日本民众引领到中日世代友好的彩虹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