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科学定义》涉嫌剽窃


 

以下是2007623日发表在光明网上的一篇文章

 

作者;张建民

 

价值世界所具属性、能力、规定和组成部分,客观实性同世界其它组成部分处对立统关系中或物质。

价值表现形式主体和客体、事物和事物、物体和物体之间所进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通过观察客体对主体生存和发展作用和影响、通过观察主体对客体发展、变化作用和影响,就可以发现主体和客体所具价值属性和能力,发现价值这个同世界其它组成部分处对立统关系中或物质。

通过观察事物同另事物,物体同另物体接触时所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也可以发现事物或物体所具价值属性,发现价值这个同世界其它组成部分处对立统关系中或物质。

例如,通过观察种化学物质同另种化学物质相接触时发生化学反应,就可以发现每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具性质和能力、发现每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相对比例,发现化合价。化合价就化学物质所具作用和影响其它化学物质属性和能力,就这种物质对另种物质所具价值。

大多数所说价值,指客体所具促进主体生存和发展属性和能力,指客体对主体生存和发展具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事实上,客体对主体生存和发展所具性质和能力,既具正面意义也具负面意义,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体,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体。

例如煤炭和石油。煤炭和石油对于生存和发展既具正面意义和正面价值,同时也具负面意义和负面价值。

煤和石油大量开发利用,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但也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破坏自然环境,损害长远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

价值知识规定和组成部分。价值知识所具属性和能力,任何知识对生存和发展都具意义和价值,对进步和发展任何意义知识

价值社会意识规定和组成部分。社会意识脑产生指挥社会中生活和行为意向、意念、理想、法则、方案、路线、政策。

价值社会意识具属性和能力,社会意识组成部分。任何社会意识都具指导社会中如何生活和行为意义和价值,指导如何生活和行为意义和价值社会意识

例如,真理。真理类社会、对绝大多数生存和发展具重大意义和价值社会意识。对类社会、对绝大多数生存发展具重大意义和价值真理属性和组成部分,真理标准。

例如错误意识。错误意识建立错误知识基础上社会意识,生存和发展具负面意义和、负面价值意向、观念、方案、规则。负面价值错误意识规定和组成部分,负面意义和价值错误意识

对于世界、事物、物质价值属性和能力观点,就价值观。价值观对行为具导向作用,社会生活和行为指南针。

社会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现象采取什么态度、作出什么反应都对该事物价值判断为基础

如果判定事物对自己生存和发展具正面意义和价值就会采取行动努力保护这个事物,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个事物价值和潜力。

例如,为财死,鸟为食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财对于、食对于鸟、江山对于英雄,重大价值需要自己用全部能力和宝贵生命去保护和获取事物

如果判定事物对自己生存和发展具负面意义和价值,就会采取行动努力逃离这个事物,消除这个事物对自己负面影响。

例如,森林里碰见老虎,判定老虎对自己生存具负面意义和价值,对自己生存构成威胁就会赶紧逃跑,或者努力把老虎消灭。

如果判定事物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现实意义和价值就会对该事物产生兴趣,更会对该事物产生主动行为,改变这个事物。

例如,刚刚吃饱肚子看到自己现再需要食品时,就会对食品发生浓厚兴趣,更会把这个食品吃下去,因为食品对于饥饿说,现实意义和价值。

价值世界和万物规定和组成部分,同世界和万物其它组成部分处对立统关系中具客观实或物质。

价值同意识、运动、数量、时间、空间、质量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或物质。他各自具自身特点能相互完全包容。

价值又同意识、运动、时间、数量、空间、质量相互联系相互统或物质。所以经常说,运动就健康、时间就金钱、时间就生命。

价值意识、运动、时间、数量、质量,没价值世界、万物也现实生活中世界和万物。

类产生以前世界中,以及世界中,价值始终存,没价值就没世界,价值世界具体存形式。
作者 张建民
摘自 光明网

 

为什么说《价值的科学定义》有涉嫌剽窃的嫌疑

 

以下是笔者对上述文章的概括和总结:

第一、价值是物质;第二、价值是世界的属性;第三,价值是能力;第四,价值是规定;第五,价值有组成部分;第六、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依存、转化;第七,价值具有广义性,例如化合价;第八、价值有正、反面;第九、价值寓万物中,没有价值就没有世界。

 

先让读者看一篇笔者的文章

崔长林 原创 2005-11-24 16:58 【给此文投票】 阅读:115 ——价值中国网

关键字: 质能 守恒 广义 场论模型 孙四秒 

 广义价值场论模型的发布
——
为我尊敬的孙四秒先生而作
崔长林

第一,世界即物质,由质量、性量、能量混成;第二,质量、性量、能量,通过质量场(如引力场)、性量场(如电磁场)、能量场(如价值场)表达;第三,表达是对存在的证明过程,会有能量物质释放,因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反作用力,体现为价值;第四,场均具有作用、反作用,物质运动由此而产生;第五,存在是质能、性能守恒之表达形式,运动是质能、性能不守恒的表达形式;第六,不同物质通过各自的场来实现质能、性能的交换,以达到再度守恒之结果;第七,守恒或不守恒呈现不同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将不同状态连续起来,便会形成一定的存在与运动趋势(必然性);第八,运动趋势即运动规律性的体现,是存在与运动状态的连续呈现的结果;第九,守恒或基本守恒时,表现为存在状态、发展状态和可持续发展状态;不守恒或不对称时,表现为转化状态即否定趋势;第十,物质运动均呈现一定趋势,趋势是有规律的反映;第十一,各种规律常常相互作用、渗透,表现为同一事物有不同规律的作用、制约;第十二,在事物运动过程中,总有一种规律在起主导作用,其它则起次要作用,但不能忽视。第十三,规律千差万别,其作用、制约过程十分相似,所以有广义场模型的生成;第十四,广义场模型是三种场各自表达的结果,体现为广义物质属性;第十五,物质属性即价值属性,是质能、性能守恒与转化的具体表现;第十六,质能、性能是否守恒,产生广义供求关系狭义供求关系系产品、商品、资本是否对称者也;第十七,广义的价值即力,广义价值系包括劳动在内的力的表达;狭义价值乃无差别之人类劳动的表达,但都是相对的存在,有有力不力之差异;第十八,力是能量释放的结果,任何一种能量都不可能完全做功,于是有有用能(火用)无用能(熵)的区别与联系,而广义的盈、亏由此产生也;狭义的盈、亏指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第十九,上述,使力有了方向、作用点之差异,或者说使价值具有了正、反之差异,体现为质能(质量能)、性能(性量能)、能能(能量能)的可利用率,表现为性价比;第二十,性价比有正、反之分,结构者也;第二十一,结构者,存在与运动机制之母体,不同结构生成不同存在与运动机制;第二十二,结构、机制均有内外之分,外在结构、机制即存在与运动之父本,不同内、外在结构、机制存在不同价值属性;第二十三,内、外在结构、机制,乃事物存在与运动源泉,体现否定之否定;第二十四,否定之否定即肯定,肯定的同时已包含着否定因素;第二十五,否定因素产生于外,出乎于内,表现为质能、性能是否能实现两性中和;第二十六,存在的未必合理,但一定是客观和有价值的。第二十七,人类文明程度,体现对广义价值的理解。

 

让事实来证明张建民是如何剽窃价值场论的

 

咱们先说“价值是物或物质”的问题。大家知道,在笔者的所有的“场论”中都是把价值当作物质来研究的,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什么物质场论、资本场论、经济场论、资源场论、价值场论等,无不能够体现这一思想。我随便从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下“价值物质”与“物质价值”,就发现了笔者有数百篇文章中,谈到价值是物质、物质属性的论述。

其中,《物质属性=价值属性的发现》一文,笔者在2005723日,曾经以醒目标题的形式,发表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以下是这篇文章发表网址:http://www.50forum.org.cn/Articledetail.asp?ArticleID=1490。另外,同样内容和性质的文章也可以在价值中国网和其他网站上一并搜索到。至于说有相同论述的文章,那就不知道有多少。

第二,咱们再说说“价值是世界的属性”问题。 严格地说,通过“第一”问题的阐述已经可以说明“价值是世界的属性”的问题了,因为世界是物质的,当然也就是世界的。但是,为了说明问题,读者不妨再在网上搜索一下“万物因价值而生,死为价值而献身”这句话。那么,您将发现,有数百条可以验证,是由崔长林的文章中首先提出,且没有其他人。

试问,什么叫“万物因价值而生,死为价值而献身”?难道不是在说“价值是世界的属性”吗?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解释不成?下面是笔者在20066 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有以下描述:“作为物质形式而非仅仅是意识形式的经济、社会、资本、价值、市场,是否也应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为了说明问题,笔者把发表上述语言的网址也记录了下来:http://cache.baidu.com/c?word=%D7%F7%CE%AA%3B%CE%EF%D6%CA%3B%D0%CE%CA%BD%3B%B4%DE%3B%B3%A4%C1%D6&url=http%3A//whynoo%2Echinavalue%2Enet/showarticle%2Easpx%3Fid%3D34217&p=8736c54ad2c309fa0be2947f496493&user=baidu

第三,“价值是能力、规定和组成部分”。200645日,笔者在价值中国发表了《揭开对称价值规律产生之谜》一文,文中有这样的描述:“诚然,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制约经济基础的建设和生产力的发展,反之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建设也会促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为此,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的发生,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采取废除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方法。为什么?因为由经济物质基础决定的生产力状态是价值的体现——价值是能力的体现,而价值这种东西是不允许人们践踏的,具有决定作用!”

笔者以为,质能供求关系的对称是一切事物、物质在发展过程种均存在的一个问题,这是由于,没有一个事物的物质不是由质量物质、能量物质构成的,势必存在着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质能关系式。因此,在这个关系式中,当质量m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能力E的变化,而价值这种东西其实也就是这种变化的反映——能力。这也正是笔者为什么会说,广义价值是能力体现的原因”。其网址: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25893.html

关于“规定”和“组成部分”的内容,那就更多了。其实,在上述“具有决定作用”已经是“规定”的意思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规律性的表达;至于说“部分组成”,读者可以从“质能价值属性”、“性能价值属性”、“供求价值属性”等上述各章节中,能够向读者充分地展示!为了说明问题,有内容网址如下: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25893.html

第四,关于“价值的表现形式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大家知道,笔者是把质能守与转化、能量的守恒与转化是当作价值关系来论述的,有“质能价值”和“性能价值”的“守恒与转化”关系的、非常具体的论述。关于这一点,读者可以参阅笔者在200645日,在价值中国上发表的《揭开对称价值规律产生之谜》一文,就可以得到实证。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他的所谓““价值的表现形式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其实就是对笔者上文的一个“总结”而已。也就是说,他没有阐述那么详细,只给了一个总结。

第五,关于“价值有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则是对笔者的价值与负价值、正价值与反价值的描述。关于价值与负价值,正价值与反价值,在笔者的各种价值论中几乎都有阐述(见20051018日发表的《聚变价值模型的构建》:http://cache.baidu.com/c?word=%B7%B4%3B%BC%DB%D6%B5%3B%B4%DE%3B%B3%A4%C1%D6&url=http%3A//zhonghongrui%2Echinavalue%2Enet/showarticle%2Easpx%3Fid%3D14087&p=c066cd16d9c341ea17bd9b7e0753a5&user=baidu,有上百条信息。

也就是说,读者只要点击正价值、反价值 和价值、负价值,再加上崔长林,则有数十条关于价值有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解释和实际举例和说明的。

第六,以化合价来阐述价值的广义性。“例如,我们通过观察一种化学物质同另一种化学物质相接触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发现每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所具有的性质和能力、发现每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相对比例,发现化合价。化合价就是化学物质所具有的作用和影响其它化学物质的属性和能力,就是这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所具有的价值”

《天型》·后理论经济哲学纲要(2) 
 
作者 : 崔长林 

: 原创 
发布时间:2006-06-09 18:45 
关键字
 
经济哲学、后理论经济学、天型、地经、人行 

本文于2006-10-30获编辑推荐 

来自:价值中国网

07
价值属性物质属性的体现?

第一,从狭义上说,劳动价值就是劳动能力的体现;第二,从广义上说[b]化合价”[/b]就是原子在分子结构中的结合能力的体现;第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存在的虽然不一定是合理的,但存在的一定是能力的体现,否则它就不会存在,更谈不到发展;第四,大物质吸引小物质,小物质吸引更小的物质(万有引力)和电磁学、生物学、化学意义上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也是能力的体现。

:崔长林 原创 2005-11-11 18:41 【给此文投票】 阅读:394
关键字: 裂变 反价值 经济危机 湮灭 反物质 

二、什么是裂变经济学、反价值湮灭论?有什么本质特征?
。。。。。。。。。。
广义价值不是别的,正是一种能力,比如化合价,说得就是一个氧原子能结合两个氢原子的意思,当然是能力的体现。力是怎样产生的?无疑,力的产生离不开一定形式与意义上的能量场,因为场是力的出生地。那么,价值、反价值这种东西的出生地是否也是场?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并抑制,使反价值生成的反价值场,那就能减少价值的湮灭。

作者:崔长林 原创 2006-03-15 08:13 【给此文投票】 阅读:491
关键字: 质能 守恒 唯物主义者 物质 运动 

12

广义价值属性的发现

2
、运动属性的本质?为何体现反价值属性?

。。。。。。。。。
笔者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因为,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运动都是为了实现其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目的。比如,卫星围绕着行星运转,行星围绕着恒星运转,恒星围绕着星云系的中心位置在运转等,都是为了实现使自己得以存在的目的,或者说是为了在比它更大的系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而从微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组成原子的电子和组成分子的原子的电子的运动同样如此。

比如,在分子中有化合价共键价共键桥等范畴,严格地说,它们都是为了实现广义价值而形成的——是能力的体现或体现为节约的性质(一个原子可以结合两个原子,不同电子可以共同在一条轨道上行驶等)。既然如此,笔者又怎么说,运动属性的本质体现为反价值属性?这是因为,所有的运动都是无奈的选择,是不得以而为之,在运动的过程中,势必会消耗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