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的产业逻辑


  要想在股市中提升绩效,有两大前提。一是选对时机.第二是选对股票。要选对股票就要认清市场的主流股,在主流股中多方面综合考虑,再选出主流强势股。而要寻找到市场的主流板块和强势股,靠的就是产业逻辑这个宝。它是解决选股及板块轮动的最根本问题。一般而言,主流股的诞生有下列三种根本原因:一是时代潮流,当一种潮流在社会出现时,股市一定跟进,如2000年的网络股大涨,即是时代潮流所带来的大行情。二是产业效应,当一个产业开始出现加速成长期时,该产业也会成为新的市场主流股,如2003年的上半年汽车股大涨,就是此例。三是政策动向,不管是国内政策或国外政策,如果某产业受到特别关注,也会成为主流股。例如关于中国入世的中美谈判过程中,美国特别关注金融、通讯、汽车这三大产业,结果这三类股表现都很突出。按照产业结构的变化来选股,是长线获利的关键性因素。投资者在平时该如何观察和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化呢?观察产业结构的转变,主要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从产业的观点和产业政策的倾斜,以及产业内部的垂直整合、产业价值链的变动,分析社会的转型会引起哪些消费发生新的变l化。另一个方法则是观察国内外消费市场的主要产品。例如1996年的家电产品是当时主消费市场,造就了四川长虹(600839)从7.35元涨到66元。至2002年,国产手机销售大幅增长,夏新电子(600057)从年初的6.8元涨到17元,而当时的上证指数却是一路走低。又如2003年汽车股也是因为业绩大幅增长,在短短4个月股价就上涨一倍。至于出口的主流产品则往往受限于国际市场之景气,其股价的表现往往跟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