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第一,收益第二 不要频繁交易


  风险第一,收益第二

  每个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取得收益,但事实证明,过高的赚钱欲望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原因,盈利的冲动会让人忘记风险,最后导致严重的损失。

  风险是股市的最基本特征,因为股市有不可预测的一面,无数次的惨痛的教训证明在股市中控制风险是第一位的,而收益是第二位,从某种角度讲收益是风险控制的副产品,只有控制和远离了风险才有盈利的可能,另一方面讲,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即使短时间取得了暴力,那迟早也会变成亏损,甚至严重亏损。

  投资者进入股市首先要承认股市存在较大的风险,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判断和操作,具体的思路就是所谓:保钱重于赚钱,比如在经历了严重的亏损之后,绝大多数投资都有一种尽快挽回亏损的心态,但也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亏损的扩大,其实正确现实的操作思路是:保住现有的资金,不要让目前的资金再亏损。只有保住了现有资金,才有希望挽回损失。再如,如果你的帐户已经赢利,适当的落袋为安比追求更大的利润更重要,因为在赢利的时候也预示着风险已经来临了。

  总之,在股市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的,高手和菜鸟的最大区别就是,高手首先去关注风险而菜鸟首先去关心利润。经验证明学习控制风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经验也证明如果学会了控制风险,那么赚钱就很容易。前边说了,收益是风险控制的副产品。

  最常用的控制风险的方法就是仓位,止损和忍耐。

  不要频繁交易

  江恩把股市中的失败归结于3个原因,其中一个就是频繁交易。在股市里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的驱使,频繁交易是广泛存在的,很多投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快速赚钱,在短时间内加快了交易的速度,但最后的结果是股票越来越多,但帐户里的资金越来越少,有的人的帐户和股票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之所以频繁交易可以导致亏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股票的短期走势有一定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投资者在操作和判断上存在很大的失误率。2,频繁的交易对人心态的负面影响很大,容易引起判断和操作的失误。3,频繁的交易增加交易成本。4,频繁交易很容易使股票的数量增多,从而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实践证明,在股市里从中长线的角度出发,波段操作才是最快捷,最安全的做法,因为股市或股票中长线走势的规律性要远大于短期走势。从操作的角度看,中长线操作要比短线操作简单的多,成功率高的多,一次精彩的中长线的操作可能要强于多次成功的短线操作,而多次成功的短线操作也可能在1次失败的操作中化为乌有。

  投资这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要尽量避免频繁交易,处理好买卖,持股,和空仓等待的关系,首先在强势市场里要敢于持股,在强势的市场里捂股是最佳选择,其次在弱势市场里要少操作或避免操作,赢利的关键是对大势的判断,买卖点和买入时机的选择,最好不要有那种积少成多的想法。在股市里所谓“3年不开张,开张吃3年”的做法比频繁交易更实际,更快捷,更要安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