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玮评述:
“爱憎分明”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要害之一,无论是儒学、墨学、庄学、少林和尚学,只要在中华土地上概莫能外!
想来德国学、美国学好像也是如此!二战以后追杀纳粹法西斯首恶与打手的人类正义行为从来没有停止过,直至天涯海角......
在当今人类社会活动中还有更多的爱憎分明枚不甚数!
此,便是人类的、正义的、合法的、持续不断的、可以传承的、恒久的爱憎分明!
捷客-牧马人原文:
都是孔家店CEO搞得鬼——再谈孔子“信之矣”(外一篇)
2005年,德国政府纪念爱因斯坦,决定把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刻在政府大楼上,这句名言是:“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
用这句名言来回答于丹的“信仰国家论”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
1931年,爱因斯坦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首先承认我的政治信念: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这对科学也适用……国家应是我们的仆人,我们不应该是国家的奴隶……确实,只有在有助于人的自由发展时,我们才应该为国家作出这种牺牲……”
他还说:“国际秩序最大的障碍是那个被可怕地夸大了的国家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取了一个好听的但却是被滥用了的名词:爱国主义。在最近一个半世纪中,这个虚假的偶像到处产生了很坏的和极其有害的影响。……国家的最高使命是保护个人,并且使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创造才能的人。”
我们在爱因斯坦的思想中能够找到孔子思想的影子。孔子的“信之矣”说的是国家要取信于民,所谓“民无信不立”是说如果人民不信任政府,国家是立不起来的,因此,政府可以没有兵,也可以没有食物,但是不能没有人民的信任。这实际上就是说国家要为人民而设立。
这样明显的道理被于丹解释为“要信仰国家”,而避口不谈国家对人民的责任,确实让人很难理解。所以我说这是狭隘的“国家主义”。
关于孔子的“以直抱怨”——质疑于丹
或曰:“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看来孔子爱憎是很分明的,他说,如果你以德抱怨,那么拿什么报德呢?因此,要“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现在问题是什么是“以直抱怨”?怎样才算是“以直抱怨”?
让我们来听听于丹的解释,她说:“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一切。”
请注意,她让你坦然面对一切,把“抱怨”给抹了!似乎这“怨”可以不报了。那么,坦然面对一切干什么呢?
她就像得到孔子真传似的告诉你:“孔子的这种态度,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感情,有限的才华,留在最该使用的地方。”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这意思就是说: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这是孔子的意思吗?我在孔子的话里怎么也找不出这样的精神来!我反而觉得于丹是在替造“怨”者开脱,像个劝架拉偏手的,让被欺负的想开点,忍了吧!
这纯粹是对孔子的曲解。其实孔子所说的“以直抱怨”,就是要直截了当的把道理讲清楚,让造“怨”者明白,人不是好欺负的。
说到这里,我忽然有点恍然大悟,怪不得孔子几千年来被奉为国学,成为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使后人要打倒孔家店呢?原来孔子的话是可以随便解释为我所用的。所以刘亚洲说孔子有罪,于丹拿他烹制“心灵鸡汤”。
只有博友“读书野人”一语中的:都是孔家店CEO搞的鬼!
标签:天下文明的融合人类正义爱憎分明
《关于中华文化的“爱憎分明”》对话捷客-牧马人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