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历史才能面对现实


  纳斯达克Nasdaq股市由5132高峰,13个月内摔落1820点谷底,创下1971年Nasdaq开市来最大冰冷风暴!

  这场风暴的起因是什么?

  冰冷的低气压,何时能拔云见日——或者说:能否拔云见日?而Nasdaq风暴,揭露了哪些世界经济史上首度出现的力量,值得我们欢笑,或悲伤以对?Nasdaq一年的繁华到冰冷之路,留下了哪些雪地足迹,往后仍将影响世界?

  全美国,仍飘着一样的星条旗,只是多了一抹霜冷。

  鳕鱼角(CapeCod),丹尼斯镇(Dennis),24号公路旁,“比尔理发店”(Bill'sBarberShop)的新英格兰木屋中,60岁的理发师威廉佛林(williamFlynn)正在洗头台后房间内上网,就在前一刻钟,他的股票刚刚赔掉24,000美元。没空梳理自己络腮胡的他,正愁苦地计算失血的退休基金:从去年高点起算,他投资在股票上的财富已经由834,000美元,缩水到250,000美元。

  威廉佛林赔钱的故事,全美国人尽皆知!

  他在一年前的3月13日,上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华尔街日报》“PageOne”人物版。在鳕鱼角——这个大西洋渡假圣地,生活一向平静无波,但是1995年袭来的科技股浪潮,吹皱了一池春水。比尔理发店老板佛林是个科技股狂,他把各种投资信息贴在店内的布告栏上,吸引了成群的投资者,使理发台刹那成为鳕鱼角最热闹的投资论坛。所有人都来此理个“10美元一次”的发,顺便交换情报。

  一年后,华尔街日报记者再度造访此地,佛林还活着,店后的电脑依然带来Nasdaq的跑马灯,但是沸腾人声已烟消云散。

  为了弥补亏损,佛林已悄悄调高理发的价格——现在理一次发,要11美元。

  犹他州落矶山寂寞峰(LonePeak)山脚,多沙镇(Sandy),阿区顾问公司(ArchConsulting)的老板杰夫·阿区里塔(JeffArchuleta)正吆喝他的员工搬进成堆电脑与服务器。

  他的家,举头就可望见2002冬季奥运赛场的白雪,但他做的事可不是观光业,他是二手电脑中介商。

  空前兴隆的生意,逼得他不得不把家也拿来当仓库。他的车库里,现正堆着12台康柏服务器,架子上陈列着惠普高阶印表机、思科的路由器(router),以及视算科技(SiliconGraphic)的工作站电脑;餐厅里,成群的电脑监视器与锅碗瓢盆为伍;地下室中,有30部戴尔的新款笔记型电脑,器材一路延伸到他的曳引机停车场。“不瞒你说,我们最近卖的可都是‘新品’!”阿区里塔说:“那批戴尔电脑,还贴着使用者的名字的那些,去年才刚把Pets.com的网面送到全世界!”

  阿区里塔是全美国少数生意兴旺的老板(去年业绩100万美元,今年3月底,他已经做了75万),因为他的上端(倒闭公司)供货源源不断(Pets.com去年11月收摊),而且产品便宜(一台4个月前的思科路由器市价1400美元,他出价700)。

  “价格,嘿嘿嘿,还会再降!”阿区里塔说。

  从历史新高急转直下

  由鳕鱼角到落基山,美国正身陷Nasdaq的冰冷暴雨中。去年的丹尼斯小镇故事正是起因:一群毫无投资经验与资讯的散户,凭着街头消息,疯狂追进科技类公司股票,致使全民钱袋耗尽,力竭而衰;今年的多沙镇故事则是终局:由Nasdaq股市带动的企业投资热潮急速,倒闭公司数字扶摇直上,连带再度重创提供网络、电脑、通讯基础设备的大型科技公司,进一步带动Nasdaq指数再度往下重挫。

  连串的骨牌效应,使美国与全世界Nasdaq的投资人,经历1929年大萧条后最恐怖的自由落体崩盘。1年前的3月10日,Nasdaq指数盘中创下5132点的历史高点,3月22日,Nasdaq指数坠落1820点,高低之间,跌幅高达64%,4·5兆美元的股市财富————相当于40%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分头沉入大西洋与太平洋。

  调查公司NedDavisResearch统计,过去12个月中,1700家Nasdaq上市公司跌掉了50%以上的市值,包括升阳(58%)、甲骨文(59%)、思科(67%)、雅虎(88%);而还有428家公司跌掉了90%————包括著名的价格在线(Priceline.com,97%)与eToys(99%,已下市)。

  Internet牵动股市多头行情

  1994年,已经离开视算科技的创办人吉姆·克拉克(JimClark),找来写出世界第一个浏览器(browser)“魔赛克”(mosaic)的软件天才安卓森(MarcAndressen),加上硅谷圣荷西沙丘路(SandhillRoad)的一家小字号创投KleinerPerkins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Doerr),共同成立了网景公司(Netscape),当他们开发出“领航员”(Navigator)浏览器,杜尔便找来吉姆·巴克斯戴尔(JimBarksdale)——这一位麦考无线(McCoeCellular)以及联邦快递(FedEx)的前任副总裁,担任网景首席执行官,一个“新科技”+“软件天才”+“创业奇才”+“经营高手”的完美蓝图成型。

  1995年8月8日,网景于Nasdaq挂牌上市,它是第二家上市的Internet公司(第一家是ISP业者UUNet),但却是牵引后续Nasdaq狂潮的第一人——当日挂牌承销价28美元,最高价达74·75美元(上涨266%),最后收盘价为58·25美元(上涨208%)。

  网景的上市,吸引了全世界投资银行、创投基金与承销商的目光,他们率先看到Internet创造流量与使用人口的速度,超过人类科技史上所有发明,他们有可能创造无数明星公司,因而纷纷建立Internet研究团队。

  1996年2月,著名的证券商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t),由电脑产业分析师玛丽——密克(MaryMeeker)领衔,出版了第一本系统化的研究报告“TheInternetReport”,率先提出6家网络公司的卖进建议——思科、Ascend(后为朗讯购并)、Casˉcade(后为思科购并)、美国在线(AOL)、Intuit(软件商)与网景。之后,由高盛(GoldmanSachs)、里曼兄弟(LehmanBrothers)、美林提出的名单一批批出炉,硅谷著名的创投则分别将资金投入新与网络创业家——Seqoia投资雅虎、Benchmark投资电子海湾(EBay)、已成为“网络教父”的杜尔,则投资了亚玛逊Amazon.com)。

  接下来的故事,你我耳熟能详。由网景登场,到去年3月Nasdaq指数高峰反转前,共有1501家环绕在Internet各个价值链上的科技公司发行上市。

  新经济连结地球村

  Internet的新科技,接承了“报酬递增”的新经济模式,将21世纪打造成一个连结的地球村。一个个革命家的创业家出现——雅虎的杨致远、亚玛逊的贝索斯、价格在线的杰·华克(JayWalker);一个个的传教士出现——思科首席执行官钱伯斯(JohnChambers)、密克女士、美林证券的布劳吉(HenryBloget)、高盛证券(GoldmanSachs)的柯恩女士(AbbyCohen),再加上各个“大说谎家”型的股票承销公司(推荐卖入eToy与Pets.com的那几家),共同在快速成长的Internet使用者成长曲线图上,编织长期繁荣的乐观情绪。

  有了剧本,激情开始酝酿与扩散。硅谷由惠普、英特尔、苹果打下的创业传奇,进入雅虎、思科(1990年上市,仅10年市值就突破1000亿美元)、美国在线书写的第二章。回忆起没有在1971年投资英特尔、1985年投资微软的痛楚,美国投资人纷纷以投资网景的模式,看着24小时分析各股前景的CNBC财经频道萤光幕,透过更方便的嘉信(CharlesSchwab)、E*Trade网络下单户头,把自己的资金砸向股票市场。

  激情的最高潮,是“擦鞋童也成为股市高手”的全民运动,只不过这次不同的是,透过国际政治、Internet与ADR、员工股票认购权(stockoption)等新金融工具的复合化学变化,Nasdaq

  5000点攻防,成为第一次“全球化”的全民运动。

  得力于无远弗届的媒体,以及401K退休基金法案(规定美国公民可以对未提领的退休金,开立专户,进行理财规划)的新制实施,公元2000年底,49%的美国家庭持有股票资产,是1952年的12倍、1987年“黑色星期五”股灾时的2倍。

  强势美元敲响股市丧钟

  1991波湾战争结束后的“强势美元”,驱使全世界资金涌向美国,更将这股激情推到最高点。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经济积弱不振,日本政府不断调低利率挽救经济(1999年低至空前的0利率水准),但日本企业却向银行借日元换成美元,投入美国的债券与股市。保守估计,在Nasdaq高峰期,日本投资美国的金融资产便高达2500亿美元。1998年1月1日欧元整合,同样将欧洲资金由“老经济”主导的欧陆导向美国,导致欧元2年贬值16%,加入的热钱也超过1000亿美元。

  由1998年10月亚洲金融风暴与俄罗斯金融危机结束后的1419·12点起涨,到2000年3月最高点5132,Nasdaq股市涨幅256%。仅在1999年,Nasdaq新上市股平均涨幅就高达194%,其中B2B软件公司第一商务(CommerceOne)高达1000%。网景上市第一天就飙涨的盛况,成为公式化的家常便饭。

  1999年12月9日,号称“微软第二”的VALinux上市的第一天,股价由30美元一股暴涨到239·25美元收盘,涨幅更高达698%。

  当像丹尼斯小镇理发师佛林都可以成为“明牌高手”,这场盛大的金融游戏,已经悄悄敲起丧钟。“当市场的行为一致化,事情就将反转,晨星(Morningstar)基金公司资深分析师库里(ScottCooley)回忆。美林证券分析师布劳吉(HenryBlodget)指出:“1995至1998年,大部分投资者低估了Internet的力量,但到了1999年,大家却又开始高估了它的能耐。”

  先是1999年圣诞节,3/4的美国B2C电子商务公司无法将货品准时送到顾客手上,使机灵的机构投资者警觉:Internet上的虚拟商店,其实和实体企业一样,也需要经历仓储、物流、配送等漫长的流程;接着,雅虎超过1100亿美元的总市值(超过美国3大汽车厂总和)、800倍的市盈率,使美林的布劳吉、高盛的柯恩女士相继发布减码警告;美国三大汽车厂宣布自己成立B2B交易市集,投资人紧张发现当今的B2B公司,原来几乎没有现成的营业额。

  一支支股票应声倒地

  2000年4月14日,Nasdaq股市重挫9·67%,创下1971年开市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纪录,表面上是微软受反托拉斯法裁定败诉,面临公司分割命运,但终极理由却是:当全世界投资者人手一张Nasdaq上市公司股票,下一个接手者,“却还在母亲的肚子里!”

  当预期股市不再会上涨,前两年累积的获利者开始撤出资金,骨牌效应出现,年中之后,朗讯、诺基亚、北电网络(Nortel)相继发布营收不如预期的警告,牵动网络光纤类股大跌;紧接着,.com公司倒闭加上美国企业10年来首次缩减资讯科技产品支出,使升阳、英特尔、思科面对庞大库存压力;2000年的圣诞节,原本是科技产品旺季,结果却是一连串调降预测的警告;今年第一季,包括摩托罗拉、英特尔、思科、亚马逊相继发布裁员通告。当《华尔街日报》记者再度造访鳕鱼角,理发师佛林萤幕上的指数已回到1900点,他正忙着筹措融资被断头的保证金。

  Nasdaq一年的“到冰冷之路”,留下了哪些雪地足迹,往后仍将影响世界?

  成也Internet败也Internet

  第一个发现,是在Nasdaq风暴中,浮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全球化新社会,超越国界与政府,以自己的逻辑(科技产业的经营法则)运行。

  二次大战后的历史上,从没有一个政府与事件,能卷入如此多的异国企业、创业家,以及数兆美元的资金,自成一个以“bit”、“byte”、“MHz”语言沟通无阻的跨国群体。世界科技产业的一个闪失,就会影响到Nasdaq(例如台湾9·21大地震造成Nasdaq股市下跌);而Nasdaq股市的异动,也比各国总统更能牵动本国股市的变动,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统计,美国Nasdaq股市的涨跌,与欧洲科技股的关联系数是0·85,与亚洲科技股的关联度则是0·75,相较5年前的影响力,成长高达五成。

  如此高的关联度,来自Internet供应链上的半导体、通讯、网络设备、软件与PC产业,早已具备效率化的国际分工,而正因追求最高效率,它们分别选在不同国家生产,但却不约而同到美国股市募集资金。

  翻开名录,美国的Nasdaq与NYSE两大证券交易所,已成为非战时代的另一个“联合国”,芬兰的Nokia、法国的Alcatel、加拿大的Nortel、中国的中国联通、英国的Vodafone(世界最大移动通讯公司)、台湾的和信超媒体、瑞典的爱立信、日本的NTTDoCoMo……透过Internet,它们随时知道自己的股价、进行供应链管理、也查询各种原物料行情、汇出汇入资金执行跨国并购与投资。

  Nasdaq风暴因此透露,这里的产业逻辑与兴衰,随时取得全世界“即时表决”的共识,任何一个国家与政府,必须在这个力量中看到世界趋势,制定顺势而为的政策,否则就会受到全球化社会的忽视与惩罚。

  第二个发现,是Internet的力量,远远小于Nasdaq的股市泡沫,但却远大于你的想像——Internet,是人类第一项亲自引发、参与、并终结了股市泡沫的科技。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分析这次崩盘的每一环节指出:Internet科技自己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经济循环(ownbusinesscycle)大起,接着大落,回到正常成长轨道。由电子海湾的全球竞价拍卖,到雅虎的资讯服务,以及财务、人力资源外的“应用服务提供商”(ASP),它创造了无数前所未见的商业模式(只是别高估它孤军奋战的能力);它立即可感受的价值与利益,促成它吸引投资人的强大说服力(想想无数投资电子报与网络下单);同时它传播的速度、广度,也远胜过印刷术,密克女士的“TheInternetReport”,何须印刷,任何人随时可在http://www.msdw.com/techresearch/index.html处下载。

  它既是效率新经济、地球村梦想的化身,又亲自出任媒体、交易所,还扮演交通警察——当北方电讯公布获利警告,Internet把消息快速送到“程序警示”的股东电脑,催促任何股东“停损杀出”或“低档摊平”。Nasdaq网站对全世界开盘,资金汇进汇出全通过Internet的虚拟户头,散户不必透过交易员(1999年,全美共有9700万个网络下单账户)与银行,大幅降低交易的摩擦力,自然累积泡沫般的巨大资金流量——去年思科单一个股的单日交易量,动辄60亿美金,相当台湾700家上市公司总成交额。

  Internet也创造了扎实的经济成长记录,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在过去五年中,全美国企业投资在资讯科技上的金额,平均以每年25%的高速往上成长,为美国经济成长率贡献了1/3的力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鲁曼(PaulKrugman)指出:得力于资讯科技的投资,自1995年以来,美国企业生产力平均年成长2·2%,远高于过去25年来的1%平均水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分析:过去五年来,企业对每位员工增加的资讯科技投资,贡献了企业生产力成长的40%。

  网络泡沫引起骨牌效应

  然而,经济并非股市,不可能出现一年近280%的成长率,一旦投机气焰超过了平衡成长的轨道,反作用力便接踵而来。

  泡沫的第一道骨牌,是过度的投资。否认是.com公司的IPO创业(1999年,平均每家募得1·1亿美元),或者是传统企业的E化,企业争相投资新经济的网络硬件与软件,导致思科(路由器)、升阳(网络主机)、甲骨文(资料库软件)营收皆出现60%以上的年成长率。美林证券布劳吉指出:如果一家新创网络公司在Nasdaq募集了1亿美元,其中就有500万流到像Scient这样的网络顾问公司,1000万流到雅虎或美国在线打广告,500万流到像Vignett的软件提供商,又有好几百万美金分别给了exodus(主机托管)、升阳、戴尔(电脑)。而一旦.com倒闭,传统企业e化机制建置完成,设备软件投资成长率由1998年的40%,陡降到去年年底的10%,这些公司的营收自然急速下降,股价自然大跌。

  第一道骨牌,是“财富效应”(wealtheffect)的反挫。1999年底,Nasdaq指数上涨了85%,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25%,美国家庭财富陡增到5·5兆美元,于是美国人民在2000年扩大消费(它们总共花掉6·7兆美元,远大于企业和政府支出),为美国经济带来空前的5%经济成长率(民间消费占GDP的2/3)

  根据《经济学人》统计,美国人民每在股票上获得一块钱的“纸上财富”,他们就在生活中花掉3至5美分的“真实消费”。而一旦股市反转,“财富效应”立即变成“去财富效应”(dewealtheffect),人民连正常消费都开始紧缩,企业库存增加,经济开始衰退,这就是今年美国经济成长率向2%探底的真相。

  Internet是否仍有明天

  话虽如此,这场冰冷之雨,也确实让美国家庭受伤不小。根据联邦储备银行统计,美国正经历1945年来首次家庭缩水的一年,由于美国家庭资产有20%是以股票方式持有,因此过去6个月美国家庭总损失2兆美元,差不多等于同期他们领到的薪水。

  至于Internet产业,能否东山再起?看看目前全球最大市值的上市公司通用电气(GE)吧!

  GE电器集团旗下的300多家公司(横跨电器、医疗设备、重机、金融租赁……)都有各自的电子商务策略,几乎每一家公司的网站都提供“维修指南”,告诉客户如何修理、保护GE的产品;网站也提供软件工具,方便建筑师与开发商在网页上即可设计厨房与照明设备(当然是配合GE的产品)。你马上想要一台新冰箱吗?到HomeDepot(全美最大的家庭用品零售商)的网站上下单,奇异可立即由最近的仓库出货给你:想分期付款吗?GE的财务公司网站,提供保险、融资、共同基金各类金融商品,同样仅需一击(click),服务就来。

  不过就在一年前,GE的总市值排名,仍在微软或思科之后;说Internet泡沫的人,认为是Internet“变”小了思科,却没有看它到“变”大了GE后的风貌。

  Nasdaq的冰冷风暴,证明了新科技的移风易俗,仍然是“革命式的演化”revolutiˉonaryevolution),并非“演化来的革命”(evolutionaryrevolution)。

  公元1876年,电话首度发明,但直到1915年,可供长途电话使用的真空管问世后,电话才成为经济、效率的工具。

  科技、梦想与激情;革命家、传教士与大说谎家共同演出的4·5兆美元大戏,落幕了。网景前首席技术官安卓生又新创了一家网络公司Loudcloud(作网络监管服务,3月9日上市),IPO价格6美金,3月底时已跌掉7%;而落基山下的阿区,正透过网络忙碌地计算他的毛利。或许这才是人生,没有爆发的财富,也就没有冷冷冰冰雨!

  Nasdaq股市崩跌,像一张张骨牌,连续牵动。到底其间的关联是如何?

  矽谷最大公司思科的盛极而衰,是最好的例子。

  去年12月4日,执行长钱伯斯仍自信满满:前方看不见乌云;几个礼拜过后,他开始预警:订单不如预期;今年2月6日,思科公布去年第四季财务报表,6年来第一次没有达成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1个月后的3月11日,思科宣布裁员8000人。思科的前面几张骨牌,是它的客户;后面几张骨牌,则是它的供应商。

  们一张张地倒下,带动Nasdaq指数最后崩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