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郁闷的“D字头”之二


 前言:吃完晚饭后,和新浪的一美女到海边走走,本想去寻找去年青博会时发现的一家水果超好吃的小店的,但结果两人在青岛八大观里迷路,转来转去几个轮回也没有转出这个旮旯,买水果的计划最后落空。最后又在众人的协助下,又返回酒店继续写令人郁闷的“D字头”之二。
 
    在候车厅碰到了几位同行,相互寒暄后,发现大家来坐“D字头”的原因都很简单:想体验一次。期待的感觉碰撞到一起那叫一个激动,像见到娘家人的激动。
    6:40,终于熬到北京--四方的“D字头”列车开始检票。虽然几个同行们还略带含蓄地走在队尾,但他脸部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们激动的内心世界。
    检票完毕,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拖着行李朝站台走,从把公关公司美女落在最后可以看出大家此时的心态。
    终于在漫长的5分钟步行后,我们进入了“D字头”车厢内部。
    哇靠!!那简直一个飞机经济舱啊!!空间还比飞机要宽敞许多。落座后,大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边放行李边开始嘲笑那帮“飞机组”(另一帮记者选择乘坐飞机去青岛)失算。
    火车在我们得意声中启动了。。。。。
    “都说动车速度快,这怎么和牛车差不多啊?”半小时后,见不着速度有多大变化的一位记者发话了。
     一点不假,动车先前留给我的印象也是速度一级快。清晰地记得,当“D字头”刚出来的时候,试乘的乘客对其的速度是百分百称快啊。但自上车亲自体验后,我才发现试乘的乘客原来都是铁老大的托。
    因为我一直关注着前面液晶显示屏上变化的即时速度,从启动到半小时后,最快的速度只达到149km/h,平均速度可想而知。
    “快慢无所谓,反正都要六小时后,我们才能到青岛。”公关公司的美女还真会开导人。
     一小时后,大家都开始犯困。为了赶火车,为了坐“D字头”,大家都起得比较早,我算距离近的,还需要5点起床,其他人的情况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