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死法“轻于鸿毛”
据重庆晨报报道,前些日,重庆一位报考公务员的硕士,在考前竟跳下七楼,自杀身亡。
报道还说,此考生曾经换过不少工作,工作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另外,此考生还是个孝子,话不多,以前从未与其母亲顶过嘴。考前,因其母担心他考试失败,所以多次叫他看书,可是由于该考生烦其母亲的唠叨,与其母顶嘴。竟然一气之下跳下七层楼而自杀身亡。
如此一个高学历的学子,就这样白白的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真是令人感到惋惜。然而,在惋惜之时,我们不禁在想、在思考一个社会折射出来的严重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年青一代,怎么如此的骄嫩?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和雨打。
在我们的社会里,这种大学生自杀的事可不是个例,我以前在报上也看到过类似的报道,虽然,那些报道的死因不是为招考,但从中我们也能看到,我们现在的大学对大学生的承受能力教育是相当欠缺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学校、专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当然,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竟争已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避免,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认真的面对。对我们的高学历者来说,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增多,社会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也要适时的调整好自己所处的位置,转变观念,把自己放在普通劳动者的档上来,这样遇事就不会过份的去挑肥拣瘦,也可以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社会作贡献。
达尔文说也过:“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有生命世界的生存规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熟知的道理。因此,对大学生来说,只要能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就是对自己的认可,对社会的贡献。
如果适应不了这种竞争的社会生活,像那位硕士那样的死,不仅对社会是个伤害,而且他的死也是轻于鸿毛的,为世人所唾弃。
,
龚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