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大树进城来


        居住的大院里新辟了一块绿地。绿地上新栽了几棵树,其中一棵枝干粗壮,可仅仅只有枝干而已,竟没有一点绿。——那是一棵被砍了头、削了胳膊的大树,被砍和削的地方被几纸塑料薄膜包扎着,俨然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兵。

         这是一棵被移栽的树,却分明不是从苗圃里来的。这是一棵来自偏远农村和山区的树,因为城里人的需要,便下山进城来了,却让我这个进了城许多年的农村人看着很是感慨。

         一是感情上过不去。少年时常去山沟沟里砍柴,剁几根树上干枯的枝杈,拾一些大树下枝叶,而对于大树本身,是油然而生敬意的。爬上去掏个鸟窝,躺在树下躲躲太阳,大树、高山、劳动着的孩子,那是山里的一道风景。可现在,在山区农村生长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大树,说搬就被人百十来块钱买进了城里,移进了大街小院。城里也许是多了一点绿,可山区农村却缺了一片天。谁来为我祖祖辈辈的山农们遮荫蔽日、遮风挡雨呢?这种事说轻一点是不公平,说得重了,那是城市对乡村的剥削!

         二是科学上不认同。移栽的确是植物种植的一门技术。但被广袤山区农村肥沃的土地养育了多年的大树,早已将生活和生命与这块土地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几近“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的程度。一旦走进城里,土质、湿度、气候等等的影响,使大树无异于遭受一次摧残。有报道说,这一类被移栽的树木,进城后成活率不超过50%,足以作为例证。而失去了这些大树的山区农村,土壤结构被破坏,土质受到影响,气候受到影响,乡村的凉爽少了,山区的洪灾多了,这也是事实。这种事说轻一点是不尊重科学,说重一点是无知愚昧!

         三是做法上有反感。建设一个美化、绿化的城市,这是广大城乡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但百年树人,十年树木这个道理,应该是每一个人都懂得的道理。但到了主管城市建设、特别是狠抓城市绿化工作的同志那里,十年时间委实是太长了。这么长的时间,既使是把所有该种树的地方都种上小树苗,那什么时候能见成效呢?什么时候能见我工作业绩呢?于是山区农村的树木移栽便是唯一的捷径了。但树木是移栽了,绿荫却没增加多少,光秃秃的大树干何时才能长成叶茂如盖,只有问天了。为什么我们的干部如此浮躁,只看着绿荫好纳凉,而不立志多栽树、栽好树呢?这种事说轻一点是工作方法有问题,说重了,那就是形式主义阴魂不散!

         几年前,我曾就此事与一位领导如此探讨过,但领导未置可否。我也不再去发难了,因为在他的辖区,也正在搞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为了搞好绿化,也正需要来自山区农村那参天的树木呢。倘不知那些下山进城的大树们平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