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条比较有意思的新闻:苏州外国语大学举办淑女班,从小学开始,学费每年4万,20个名额,短时间内报名已有50多,报名人数还在持续上涨中。
时间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更准确地说,二十一世纪都已经过了好几年,马上就要迎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了。现在流行的应该是女强人,女博士,女企业家——怎么还在培养淑女呢?
听听校方的一句话:艺术、形体、外语是这个淑女班必修科目。而很多来替女儿报名的家长也表示:好好培养一下孩子的艺术感觉,学好外语,为孩子的以后生活、工作打好基础。
艺术,这个实在很吸引人的词语,给我们的,可能更多的是不可琢磨。在现在各个城市充斥着各种绘画、钢琴、美声特长班的今天,“艺术”还是我们昔日的艺术吗?虽然说每个人学习绘画,音乐等“艺术”并不见得是为了成名成家,成批次的培养不见得能培养出多少个人情操(假如孩子自己并不喜欢这个“艺术”的话――在《家有儿女》情景剧中,就有过这样的现象,现实生活中例子也不少)。
形体,或许更应该说是健康吧。健康应该是每个人,而不仅仅是淑女们的期待。但在这样的淑女班,所谓的形体恐怕不仅仅指健康,更多是要当代标准的“窈窕淑女”吧。在个人体质区别下,想要成为窈窕淑女,有些人真要“为了明天,今天先别吃饭”了。
外语,现在外语更多是一门工具。懂得外语已经是大家的一个必备,这个工具,在一般的学校也能易如反掌地掌握(当然要个人用心了),现在的大环境有了,还是看个人的努力程度。
其他的,可能还有很多,无论是校方,还是望女成凤的家长们,都会列出很多,但培养了什么,还是值得家长们好好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