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婚姻没有爱情,就只剩下牺牲


 
  爱情的结果是婚姻。而婚姻导致的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进入庸俗不堪的日常生活,所以乔治·桑说:“婚姻只是在结婚之前才赏心悦目。”

     最初看到这句话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场大悲大喜的初恋经典,里面只有爱情,与婚姻无关,更与道德无关。此外还有《西厢记》等。它的一个最好的姊妹版是《牛郎织女》,虽然牛郎与织女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开始了世俗生活,但是他们的爱情还没有结束,便被天河阻隔了。相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孔雀东南飞》。有时候,我会傻傻地想,这些东西是可能的么?

     不可能的。因为维系婚姻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当这个基础动摇或不存在了,婚姻的维系有时便如神话了。比如《断桥》里许仙与白蛇的那段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但这毕竟太少。你看看古典戏剧里的种种,简直都是道德剧了。比如《铡美案》,就是一个标准的道德剧。有一个事实,陈世美与秦香莲分离好几年,他们之间到底还有多少爱情。爱情的一个基础是情感交流,当这个基础变化了,爱情也会发生变化的。我们现代人怀疑的也正是这个。没办法,就用道德来审判他吧。于是,陈世美就死在了道德的铡刀之下。话又说回来,当婚姻里不再有爱情的时候,那爱情便是虚伪的,虚伪的东西道德么?陈世美虽然死了,但谁能为秦香莲的巨大牺牲负责呢。实际上,她才是最大的牺牲者。

     还有一出戏《朱买臣休妻》,这个也真叫绝。《朱买臣休妻》实际上是崔氏休夫。朱买臣的妻子崔氏,在朱买臣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他。崔氏休夫的起因还是物质,在男权社会里,一个大男人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不知道朱买臣靠什么在人前站直腰杆——即使在今天,男女平等了,有谁让女人养着,那也是一个窝囊无能的男人。只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朱买臣仕途发达,成了朱买臣老爷。就在此时,朱买臣朱老爷露出了小人得志的嘴脸,也给我们留下了覆水难收的典故。最后说一句,崔氏遭人唾弃的原因是休了男人,这太不给男人面子了,等于她崔氏扇了所有的大男子一个响亮的耳光。由此来看,有些道德是男人单方面要求女人的。但随着女子地位的提高,这个版本在当代生活之中也逐渐多起来。但是,崔氏仍执这种版本的牛耳,为大姐大。

     当伪道德不存在的时候,生活才是爱情的试金石,但是有谁能指出目前我们所谓的道德,还有多少是真正的道德。男人包二奶、女人红杏出墙,到底是谁先触犯道德的呢?乔治·桑还有一句话:“当婚姻里不再有爱情时,或根本没有爱情时,所剩下的便只是牺牲”。但留给我们的问题是:婚姻究竟牺牲的是什么?也许,很多人还为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