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上,有歌声飘来,抬头一看,对面走来一对卖唱的青年男女。那男的身材清瘦单薄,是个瞎子,他一只手扶着木推车,另一只手举着话筒,竟自歌唱着。他的声音有点儿沙哑,但苍劲动听,曲调也比较悠扬,带着民歌的风味。他身边的女子个头稍低,显得丰满健康,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似会说话。她推着木制小推车,车板上放着扩音机和喇叭。车子缓缓前行,带着瞎子,带着歌声,带着一种祈望而来。
我将一张纸币放在车板上,轻声问:“你们从哪儿来?”
他们停下脚步。
姑娘望着我闪了一下眼睛,用手去摸了一下男子的手背。
男子意会了,微笑地说:“谢谢,好人。”
从男子的口音中,我听出了他们的大概来处。
“你们好像是陕南人吧?”我说。
男子回答:“是啊,我们是白河人。先生去过白河吗?”
白河是陕南的一个小县份,位于秦楚交界地带,那儿民风淳厚,人比较聪明精巧。过去在陕南工作时,我曾多次去这个县里采风。
“去过去过,我也是陕南人。”我忙说。
男子握住我的手,摇着:“遇到老乡了,谢谢。”
“你们出来谋生活,不容易啊。”我说着,掏出口袋里装得所有的也不太多的钱,全部放在他们的车板上。
姑娘的眼睛潮了,但还是没说话。
她用手掌又使劲儿拍拍男子的手背。
男子说:“我爱人是哑巴,她说她很感谢你。”
我顿时楞住了。
原来这是两个残疾人。男子看不见光明,由女人给他带路;女人发不出声音,由男子代她说话。他们这样相互补充着,相互帮助着,把生活进行下去。
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很简单甚至很艰辛,但很恩爱。
从这对浪迹江湖的平民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夫妻的奥义和人间的温情。
小车向前推去,歌声向前飘去。
我留恋地打量着声音的方向。